二、“义以为上”命题的涵义 儒家所谓“义以为质”或“义以为上”命题,其基本涵义有二:一是“义利兼顾”。荀子主张:“义与利者,人之所两有也。虽尧、舜不能去民之欲利,然...
“物极必反,数穷则变”是欧阳修《易》学研究中贯彻始终的思想,也是欧阳修创新精神的哲理基础。欧阳修在讲解《易》时说:“物极必反,数穷则变,天之常道也”,⑸并且告诉人...
后世不宜争财,此乃不义之甚者。果有不平,会族评其曲直,免扰官司。厈无甚利者,则幼当让长,卑当让尊,各相含忍,勿致争斗,以取不义之名,为人耻笑。昔夷齐让国,寿及让死...
人在物质生活充分满足之后,按照“不仕不义”原则,追求权力也是合乎人情的。但是,如果做官只是为了自己的“富贵”二字,不择手段地贪污腐败,势必会成为人民的罪人。 在性发...
“果敢刚正,清操历节”是欧阳修创新精神的个性品质。改革创新会有风险、有阻力、也可能失败,甚至改革者也可能因而遭受打击迫害。这就要求改革者必须具有独特的个性品质,欧...
曾巩(1019-1083) 曾巩(1019-1083),字子固,江西南丰人,“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广泛涉猎经史子集,但其思想与处世皆专注于儒学一家。曾巩对儒家思想的坚守,以及以儒家思想为出...
六、结语 上文,我们对理学与东南家族组织的建祠及修谱的关系,理学与东南家族的文化教育的关系,以及理学与东南家族商人的经济伦理关系作了简略的考察。可以说,随着理学的伦...
范仲淹 钱穆先生论两宋学术云:“宋学精神,厥有两端:一曰革新政令,二曰创通经义,而精神之所寄则在书院。革新政令,其事至荆公而止;创通经义,其业至晦庵而遂。而书院讲学...
闽南地区一直传颂着这样的民谣:“天下第一通,晋江陈紫峰;天下第一肴(方言,即有才学),许獬进士头。”陈紫峰就是泉州著名的理学家陈琛,许獬则是陈琛门下著名的学生,有“金...
朱熹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儒学集...
王畿與道教——陽明學者對道教內丹學的融攝 彭国翔 提要 :中晚明是儒釋道三教高度融合的時代,而陽明學與佛道兩家的關係,構成儒釋道三教關係研究的重要內容。但陽明學者與道...
二程先生「辟佛说」合议 张永□ (一) 序 言 在我国儒家思传统中,辟斥「异端」,不仅由来己久,甚且 视作儒者之天职,非此不足为圣人之徒也。「异端」一语源於孔 子,孔子曰:「...
朱子理学与佛学 熊琬 华冈佛学学报第七期 1984.01出版 提 要: 朱子之学体大思精,其思想远绍孔孟,近综周张二程, 旁揽二氏(佛道),而卓成一家,可谓集理学之大成。朱子 自谓早年...
宋元时期佛儒交融思想探微 赖永海 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中华佛学学报第五期 1992.07 出版 宋元时期从佛教方面倡佛儒交融之最著名者当推天台宗山外派代表人物孤山智圆。智圆自号中庸...
本体与存在 ——浅析朱熹的哲学本体论 傅小凡 摘 要:儒学在宋代以理学的形式复兴,朱喜则是理学的集大成者,最终完成了天理本体论体系的建立。朱熹建立的客观本体论,是一个包...
二十世纪中国大陆程朱理学研究综述 王心竹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 北京100872) 程朱理学亦称程朱道学,是宋明理学的主要派别之一,也是理学各派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学派之一。其由...
·中国哲学史学2004会年会递交论文· 论朱熹哲学的世界历史意义 张允熠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文学院) 《朱子语类》上有一句话“天不生仲尼,万古常如夜”,这代表着朱熹对孔子的...
儒与禅:慈湖心学与佛家思想的关系 王心竹 作为陆象山(九渊)的高足[1],杨慈湖(公元1141-1226,名简,字敬仲,世称慈湖先生)在中国哲学史,特别是在陆王心学史上的地位,是通...
朱熹对浑仪的研究 乐爱国 (厦门大学 哲学系 , 福建 厦门 361005) 摘 要:宋代理学家朱熹研究过天文学,而且有充分的史料证明“朱熹家有浑仪”。朱熹对浑仪的发展历史以及浑仪的...
论朱熹的“感物道情”与“交感”说 ——朱熹诗经诠释学美学审美创作旨趣研究之一 邹其昌 内容提要:朱熹的“感物道情”是对传统美学理论的两大源头——“交感”理论和“言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