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诸子百家 >
  • [诸子百家] 孔子的仁与礼之关系的思想特点(一) 2018-01-06

    【摘要】本文分三部分从不同角度介绍孔子的仁与礼,目的是通过介绍,使我们对我国古代的伟大哲学思想有进一步的理解,通过对仁与礼的学习,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产生影响,促进...

  • [诸子百家] 孔子仁学的文化背景——孔子仁学思想新探(二)(1) 2018-01-06

    摘 要:春秋时期,在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新贵族与国君、奴隶主贵族之间的夺权斗争中,大大提高了“民”的社会地位;殷商以来逐步确立的宗法体制以及上下尊卑贵贱的等级制度面...

  • [诸子百家] 孔子的仁与礼之关系的思想特点(二) 2018-01-06

    “子曰:“先进干礼乐,野人也;后进干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论语先进》) 在对孔子的仁与礼的关系上,从仁的方面来说,仁是内在的道德自觉,礼是外在的...

  • [诸子百家] 孔子仁学的文化背景——孔子仁学思想新探(二)(2) 2018-01-06

    2、“天道”、“人道”分离 人生天地之间, 天地万物,与人的生存紧密联系着。“人”有“人道”,“天”有“天道”。“人道” 就是人的生存之道。“天道”有两层含义,一是天地化...

  • [诸子百家] 庄子哲学中的本体论思想(一) 2018-01-06

    〔论文摘要〕先秦儒家与道家相比,孔孟荀是以人为中心、为出发点、为根据,承认存在,立足 现实,注重人生和社会实践,务求建立一完备、自恰的秩序体系。道家之庄子则是以自然...

  • [诸子百家] 孔子仁学的文化背景——孔子仁学思想新探(二)(3) 2018-01-06

    3、社会化的人文主义思潮兴起 中国哲学的人文主义, 孕育于将“人道”与“天道”溶为一体的人类的幼年时代,以“人道”与“天道”交互影响所产生的有关道德论说为基本标志。中国...

  • [诸子百家] 庄子哲学中的本体论思想(二) 2018-01-06

    五、“有”与“无”及其三种内涵 庄子曾提出“有物矣而未始有封”(20)的“浑沌”概念,又提出“有实而无乎处”(21) 的宇宙概念。虽然未有封,但还是有物;虽然无乎处,但还...

  • [诸子百家] 孔子仁学的价值取向——孔子仁学思想新探(三)(1) 2018-01-06

    摘 要:孔子的仁学,就是“人学”。孔子认为人类世界与天地宇宙之间,存在着內在的感应和沟通,“人能弘道”。孔子主张“为仁由己”,“人”之“己身”所表现了“人”的志向、意念...

  • [诸子百家] 道家超越智慧再发现(一) 2018-01-06

    超越是道家文化的精义和智慧的凝结;也是道家思想的本质和灵魂所在。过去人们对道家的 超越思想多有探索,并取得了多方面的成果。但在对道家超越思想的研究中,存在着这种倾向...

  • [诸子百家] 东方人文主义论——孔子仁学思想新探(四)(1) 2018-01-06

    摘 要:东方人文主义是中国社会乃至整个东方社会由乱而治的理论指导。作为东方人文主义核心内容的“民惟邦本”思想早在尧舜时代就已经产生。“仁”是东方人文主义者的道德规范...

  • [诸子百家] 道家超越智慧再发现(二) 2018-01-06

    二、对“物役”、“物累”的超越 现实生活中,对“功名”的追求、是人们普遍的追求,人们并把功名的实现,视为人生价值的实 现。道家则在这种普遍的追求和价值观念中,发现了“...

  • [诸子百家] 东方人文主义论——孔子仁学思想新探(四)(2) 2018-01-06

    3、东方人文主义对人性的张扬和追求 “人”是社会的人,人之所以为人的所有需要都是社会的。所谓“人性”是“人”之所以为人的社会需要的概括。人是脱胎于自然的社会存在,他...

  • [诸子百家] 东方人文主义论——孔子仁学思想新探(四)(3) 2018-01-06

    注释: [1]徐子宏《周易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第122页 [2]见《尚书·虞书·尧典》 [3]见《国语·周语上》 [4]见《左传·成公九年》 [5]见《孔子家语·哀公问政》 [6]见《礼记·大学》...

  • [诸子百家] 先秦名家琦辞辨微(二) 2018-01-06

    三、公孙龙:“离坚白”而“天下固独而正” 万物的“同异”可“合”而观之,由是而有“天地一体”之断论;天下事物之性状又可“离”而分辨,由是则可谓物因其性向之分际而“独...

  • [诸子百家] 诸子百家之阴阳家(2) 2018-01-06

    阴阳家的没落 汉初阴阳家还存在,武帝罢百家后,部分内容融入儒家思想体系、部分内容为原始道教所吸收,作为独立学派的阴阳家便不在了。 阴阳家代表人物 战国时,有公檮生、公...

  • [诸子百家] 先秦名家琦辞辨微(三) 2018-01-06

    四、几点结论 1.被称作“名家者流”的惠施、公孙龙虽比起先秦其他诸家来更多地“以善辩为名”,但看似巧智的言辩毕竟淹贯了切实而确凿的价值取向。早期杂家人物尸佼曾论列他...

  • [诸子百家] 老子“六相”说解密(一) 2018-01-06

    先与后(上) 老子在《道德经》第二章阐明了美论和善论之后,立即,一连说了六个“相”。就是:有无之相生,难易之相成,长短之相形,高下之相倾,音声之相和及前后之相随。美...

  • [诸子百家] 荀子历史哲学思想述评(一) 2018-01-06

    荀子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最富创新精神的唯物主义思想家之一,是先秦时期各种思想文化之集大成者。他处在一种社会变革及对社会历史进行反思的时代,他对中国传统思想的渊源、学...

  • [诸子百家] 孔子哲学的语言之维(一) 2018-01-06

    提要 语言是哲学之思的重要对象。作为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重要的哲学家,孔子对语言哲学的问题作了多方面的讨论,既对语言之为文化载体及其教化功能有所意识,又揭示了主体间对...

  • [诸子百家] 老子“六相”说解密(二) 2018-01-06

    先与后(中) 老子的六个“相”,以“有无之相生”为首,中间经过难易,长短,高下,音声,以“前后之相随”殿后。前后之相随这句话的“前”字,很多学者都主张,应该改为“先...

  • 首页
  • 上一页
  • 41
  • 42
  • 43
  • 44
  • 45
  • 46
  • 47
  • 48
  • 49
  • 50
  • 51
  • 下一页
  • 末页
  • 2124225
栏目列表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