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说:“君子有造命之学,命由我立,福自己求。祸福无门,唯人自招。” 天、地、人是所谓的三才,所以人是天地之代表者。天不说话,地也无言,只有我们人有言语动作。 人生...
道可道 非常道 名可名 非常名 这两句其实是一个完整的句子,来说明一件事;终极真理是可以明白和实践的,但它不是一般正常普通的人生行事方法道路,用语言表诉虽也可以表诉,但...
老子跟道教有天然的联系,但老子不是道教的创教始祖。道教的形成要比老子所处时代要晚很多,一般认为是在东汉后期,即太平道和五斗米道形成和确立之时。在道教形成的过程中,...
正因为以上的道理,具体追求某事,都是痴人行为,(因为美本不可得,一切亦如是),所以圣人,指明白人,明白“道”的人,处事就不会有意去追求某事,(有意去追求的人都是痴...
司马迁的《史记》记载,我国古代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骑青牛西出函谷关后“莫知其所终”。《史记》还记载:“盖老子百有六十馀岁,或言二百馀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古往今来...
所以,明理之人(圣人)总是看起来不为了自己,也不保持过去固有的什么,在别人看来,圣人好象全不为了自己,但最后的结果表明,别人的一心维护故旧,只照顾自己的小圈子,为...
世界的复杂性和人自身的多向性,决定了人生心路历程,我们无权选择所拥有的世界,但我们有权选择自己客串的角色,只有诗化的人生,才能在模糊的视线中把握心路之门。 庄子认为...
孔子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这话其实是夫子自道。孔子一生执著地爱着山,也炽烈地爱着水。 眼中水滔天壮美 心中水智慧圣洁 据《孟子·离娄下》,“仲尼亟称于水,曰:水哉...
人生之路有时需要反向行走,能做到这一点,只有让生命充满诗意才能让心路的轨迹不按时间的轴移动,你可以在人生的任一点跳跃而行。都说陶渊明是庄子诗化人生的最大实践者,他...
听歌沧浪滨 解诗汉水岸 孔子十分重视《诗经》,“以诗书礼乐教”,在其给学生教授的典籍中,《诗经》被排在首位。孔子还特意提示自己的独子伯鱼,要好好学习《诗经》,“不学《...
庄子与人生:现实生活中不要欲念太多,要一颗美好的心灵和进取心 纷繁复杂的人类世界,柔弱、困乏和飘忽,精神“无为”是心路安妥性的“探测器”,依持和把握便成了人类的伴侣...
庄子像。(资料图片) 战国时期的哲学家庄周博学多才,“著书十余万言”。司马迁说:“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虽然庄周的文章洋洋洒洒,“大抵率寓言也”,但...
现在普遍存在高学历低能力现象,很多高学历的连最简单的如何生存都不会,选择职业时高不成低不就,眼高手低现象普遍存在。这些人往往无法应对挫折和困难。学习是为了智慧和能...
结伴春游沂水 ——还生命应享的那份闲适 闲暇时,几个弟子陪孔子聊天。孔子让弟子们谈谈,如果有机会自己选择,都想干什么?子路说,想把一个中等侯国整顿好,让国人勇敢而明...
庄子与人生:人生总有路可寻,生活中应该互相关爱 人生接触着无限的事物,空间无限广袤,人生有限渺小,时间无限遥长,生命脆弱短暂;人生有无数条心路,但适合自己走的路只有...
孔子的学习精神首先表现为立志向学。他曾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卒年七十三,这段话是他晚...
我们都是凡夫俗子,我们生活在耐以生存的空间里,我们大多数人没有艺术家的视角,善于把有情、无情,有用、无用融进各种艺术的元素里加以表述,加以宣渲,寻找一条藉以安慰自己灵...
【核心提示】 “无为而治”是老子思想学说精华所在,其本意是顺应自然,遵循民意,天人合一,对当政者而言,要避免极端、奢侈、过度的做法,要以民心为心。这与今天我们所提倡...
我爱孔孟,而我尤爱庄生。 孔子熟,因而雍容和顺、简约含雅;孟子生,因而锋芒毕露,感情奔放;庄子真,因而高妙奇瑰,恣肆汪洋。 庄子性情率真、胸襟博大。大如鲲鹏展翅击水...
“无为而治”与“文景盛世” 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在中国历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 西汉初期,黄帝、老子的学术思想被广泛运用于社会政治实践,取得了积极的成效,因而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