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诸子百家 >
  • [诸子百家] 为学与为道,无为而无不为(2) 2018-01-06

    每个人心底都有一面明镜,这个世间所有的问题都可以在这面明镜里找到答案。看不清只是因为你已经很久没去擦拭它,让它被厚重、灰黑的“无明”所遮盖了。这个障蔽你和自己的清...

  • [诸子百家]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2) 2018-01-06

    《菜根潭》上说:“天欲福人,先以微祸儆之;天欲祸人,先以微福骄之。”等等。 当然,他们更多的是从灾难磨练人的角度说的,而真正的福祸转化之机,并没有提及。事实上真正的...

  • [诸子百家] 生与死,皆服从于道(1) 2018-01-06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生而动,动皆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用其...

  • [诸子百家] “大国”之道:为下、为雌、为静 2018-01-06

    大国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国不过欲兼畜人,小国不过欲入事...

  • [诸子百家] 啬: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2018-01-06

    治人事天莫若啬。夫为啬,是以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治理民众、...

  • [诸子百家] 生与死,皆服从于道(2) 2018-01-06

    “生”是一个很玄妙的过程:只有“不自生”的人,才能“长生”。 “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用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

  • [诸子百家]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 2018-01-06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

  • [诸子百家] 以德报怨,善待所有问题 2018-01-06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 [诸子百家] 有,天下万物的源头和根本 2018-01-06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

  • [诸子百家] 老子的无为而治: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2018-01-06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

  • [诸子百家] 王蒙谈“老子的帮助”(1) 2018-01-06

    青春作赋,皓首穷经,从第一次接触到《老子》到现在已经经历了六十年的沧桑。我以我的亲见、亲闻、亲历与认真的推敲思忖为老子“玄而又玄”、“众妙之门”的理论提供一个当代...

  • [诸子百家] 不争之德乃无为之境也 2018-01-06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

  • [诸子百家] “管仲不死而相桓公”的思想史评注(5) 2018-01-06

    四、宋学护教立场下的整体诠释 如上五则材料,仅仅是截取汉唐间较有代表性的评论,重在突出具体分疏的论说风格下诸多不同的角度。如果说如上个别评注还不能看到其明显受到《论...

  • [诸子百家] 王蒙谈“老子的帮助”(2) 2018-01-06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惟弗居,是以不去。 都知道什么是美,就丑恶了,因为知道了美也就等于知道了美与丑的区...

  • [诸子百家] 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 2018-01-06

    古之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执无兵。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古代的大兵法家说过:“我不敢...

  • [诸子百家] “管仲不死而相桓公”的思想史评注(6) 2018-01-06

    五:解道德之惑的多种方式 “惑”是一种古老的精神现象,它涵盖普遍日常经验、复杂的知识与精神生活(情感、道德、信仰问题)的层面[7]。“管仲不死而相桓公”所引起的争议,涉...

  • [诸子百家] 王蒙谈“老子的帮助”(3) 2018-01-06

    如此这般,老子的见解是超前的,然而也是不无某些徒劳之处的,因为人类不可能退回到无知无欲无价值观念的原始类人猿社会上去。 老子的见解对于客观地审视价值观念,在可能范围...

  • [诸子百家] 荀子智慧:一种融会贯通的境界(1) 2018-01-06

    荀子是继孔孟之后,又一位儒学大师、先秦最后一位集大成的思想家;对历史产生过深远影响的韩非子、李斯,都是其得意门生。荀子在诸子中为何能独树一帜,且成为思想史上的一座...

  • [诸子百家] 道德的修行重在内在和实证 2018-01-06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 我的语言很容易理解,也很容易实施;然而却很少有...

  • [诸子百家] 王蒙谈“老子的帮助”(4) 2018-01-06

    谁能清醒?谁能明白?谁能不被一时的潮流卷个晕头转向?谁能不跟风前行?谁能不势利眼?谁能不苟且迎合?而如果能虚极、静笃、观复、日常、归根、复命、知明,就是有了道行了,通了大...

  • 首页
  • 上一页
  • 66
  • 67
  • 68
  • 69
  • 70
  • 71
  • 72
  • 73
  • 74
  • 75
  • 76
  • 下一页
  • 末页
  • 2124225
栏目列表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