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谈到持之以恒干事,持之以恒学习方面,荀子讲:“故跬步而不休,跛鳖千里;累土而不辍,丘山崇成;厌其源,开其渎,江河可竭;一进一退,一左一右,六骥不致。彼人之才性之...
谢安在面临强敌时,依然镇定自若。他和平时一样下棋,弹琴,喝酒,吟诗,有关大战的事只字不提。东晋的领军大将谢玄是他的侄子,看到叔叔这个样子,不禁心急如焚,连忙到谢安...
荀子是稷下学宫儒家的一位大师。后来荀子逐渐发展成主持学宫各项事务和活动的领导者,可见,他当时在教育方面的名望之高。荀子《劝学》指出:“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
什么叫有待?举个例子说,我高中有一位朋友,他在高中的时候立下一个志愿,他说我的人生就是要买一个某某牌子的汽车,然后要买一座洋房,然后洋房要有游泳池。然后他就开始读...
首先,从造就“君子”和“圣人”说起。这是荀子实现他的政治理想主义的重要的问题。从管理学的角度,就是要造就管理者的问题。但是,按照荀子的说法,人的“材性知能”和各种...
其实,人们之所以会误以为庄子主张消极的人生,主要因为不理解庄子所说的“无”的概念。所以要理解庄子的积极意义,你必须转变观念,要重新认识“无”这个字。这个字可以说是...
荀子说:“昔者舜之治天下也,不以事诏,而万物成。处一危之,荣满侧,养一之微,荣矣而未知。故《道经》曰:”人心之危,道心之微‘,危微之几,唯明君子而后能知之。“(《...
可是谢安并不想依靠出身、名誉去获得高官厚禄。东晋朝廷开始是征召他进入司徒府,之后又让他担任佐著作郎,都被谢安以患病为理由拒绝了。接着,不想应召的谢安干脆到会稽的东...
在治学,尤其是指导学生如何学习,即学习方法上,荀子亦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值得认真研究,吸收借鉴,其中最突出的有以下几点: 一、善假于物 荀子从唯物主义认识论出发...
老子的著作玄妙精深,不容易为现代人所理解,但老子的哲学思想却一直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准则。无论是没有读过老子书的年轻人,还是普通的劳动者,为什么会在他们的行为...
要做到学有专长,专心致志,就必须要有一种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精神。对此,荀子在《劝学》篇中有一段最精彩的论述: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
由于听了剧作家赵老师的话,我就开始读《道德经》。一开始读就给我读糊涂了。因为《道德经》开篇第一句话就是:“道可道,非常道。”这啥话呢?“道可道,非常道”,怎么回事...
理想之道 庄子在《逍遥游》中,开篇就谈到鲲鹏的故事---“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给人带来一种震撼...
老子还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这是我们伟大的老子论道的最高境界了。开始我对这句话理解不好,第一句话好理解,“为学日益”,那...
庄子如此夸张描述鲲鹏,就是要给人一种志向,展示一种理想的境界。你也可以像鲲鹏一样,从仰望天地到俯视天地这种角度的转变。这种转变并不是说你形体上发胖一些或者坐上飞机...
我的一生最痛苦的是两次失学,两次失学不是因为我考得不好,都是高分失学。第一次是1958年,那一年我13岁,小学毕业。因为我在小学的成绩非常好,当时是五分制,我这么六年来所...
庄子一生漂泊不定,很喜欢旅行一样,告诉我们出门该怎么准备,实际上他讲的是人生的境界。前途远大的人,就要有远大的计划;眼光短浅,只看现实的人,他抓住今天就好了,没有...
最后一个层次,强势人格的一个最高的一个层次就是包容化育。这一个层次和前两个层次不一样,前两个层次,你的自强不息或者说你的坚守本心,你需要依靠你内心的定力去抗拒外在...
庄子举了个尧让天下的例:尧准备把天下让给许由,对许由说:“太阳还有月亮都已升出来了,然而小小的火把还在不停燃烧;它要跟太阳和月亮的光芒一叫高下,不是很困难吗?季雨...
韩非是法家的代表人物,他的书中充满了寓言和小故事。他一生主张富国强兵的变法运动,结果却以悲剧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人生。孙立群教授认为,法家思想有其以法治国的积极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