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天人问题的看法上,柳宗元与韩愈的看法截然不同,其文集中关于天人之谕述颇多,主要的有如:《天说》、《天爵论》、《时令论上、下》、《断刑论》、《贞符》并序、《...
黄宗羲(1610.9.24-1695.8.12) 摘要:黄宗羲继承了儒家传统中“天”的观念,“天”是一个非人格的至善至高之存在,不可以人事事天,任何人格或神格的“天”都是对“天”的降格。而...
正是在祭天礼仪中,我们看到了“天”与“上帝”的明显区别。“天”与“上帝”不是同一的吗?为什么郊祀以配天,宗祀明堂以配上帝?“盖祭天于郊,以其荡荡然,苍苍然,无乎不...
在这里。所盲的“势”即是“生人之意”,是由众人之愿望所造成的客观趋势。柳宗元藉“势”之范畴以解释历史之演变。指出封建制度历经唐虞三代皆未能废除,是由于形势所不允许...
摘要:本文以胡宏有关“封建”的论述为中心,具体考察其在不同时段、不同政局下的论述变化。其论述大致由肯定郡县制,只是修正郡县制在实行时的缺陷;再到在史论中隐约批评郡...
摘要:王船山在吸取前人优秀心性论理论成果的基础上,以其高度的哲学原创性,对人性论思想推出了自己独特的看法,阐释了其精卓独到的人性论。王船山的人性论包括三个基本维度...
三、性日生日成:船山人性论的根本特征维度 传统人性论有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把人性看作某种先于人而存在的价值模式,或为天命,或为理赋,宋明理学的复性论便是其典型的形式。...
而如何封建。胡宏亦有论述,认为“先儒以为王畿方千里,百同,九百万夫之地。其言是也。以为中有山林、陵麓、川泽、沟渎、城郭、官室、涂巷,三分去其一。余六百万夫,又以田...
对于中国哲学的特点或特质,学界已有太多的论说,比如,冯友兰先生《中国哲学简史》中的“第一章”、金岳霖先生的《中国哲学》、牟宗三先生的《中国哲学的特质》、任继愈先生...
陈淳(1159~1223)在其理学著作中以“命”开篇,把“性”放在“心”之前,这一点十分耐人寻味。比如,他说:“性与命本非二物,在天谓之命,在人谓之性。故程子曰:天所付为命,人...
摘要:宣颖特别注意疏通《庄子》的文理,并从儒、禅等角度来发明《庄》意。还强调“屏去诸本,独与相对”、“不以我与焉”、“心领神悟”的解《庄》方法。概言之,宣颖解《庄...
至于《庄子》中偶尔有“诋訾孔子”的内容,宣颖解释说它们都只是作为《庄子》“行文之资助”而已,不能认其是庄子本意。如宣颖在注解《德充符》中的“鲁有兀者,叔山无趾,踵...
对人性的思索不可避免地要考虑到与天有关的超验性和人在努力承担其命运时深层次的一面。幸福在西方人性论中变得如此重要的同时,对人性和行为的修正,即可以避免一切悔恨的生...
由学术旨趣看,中国哲学崇尚经世践行。不同哲学学说的旨趣是不同的,有以思辨为旨趣,有以实用为旨趣,有以考据为旨趣。中国哲学的旨趣从基本局势看是经世践行。《周易》每个...
由建造境界看,中国哲学追求中和圆融。哲学是对现实的反思,是对现状的超越,是对意义世界的建构,是对美好生活的描绘,因而哲学必然内含着对理想秩序的构建和对精神境界的追...
李栗谷对孔子思想的思考 孔子的弟子们不明白为什么孔子在人性和天道方面没有更多的言论。李栗谷在其中一部著作中解释说,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孔子关于教育的想法,但会听的人就...
《齐物论》是《庄子》中的代表篇目,与“逍遥游”一并构成庄子哲学思想体系的主体。战国百家争鸣,各不相让,陷于是非之中的人,激于意气,互相攻击。庄子主张忘彼此、齐是非...
哲学作为人的一种“爱智”活动,离不开现实的人的生活。理性地反思生活,引导人们从现实生活中寻求真、善、美,是哲学的本真要义。因此,哲学必须敞开它的生活维度,始终把自...
李栗谷对《易经》的研究 李栗谷在《易数策》中表达了他对命的一些独特想法。和《天道策》一样,这本书也描述了天的宽宏大量,表达了“天不爱道,地不爱宝”的原因。 人所应循之...
庄子主张宽容及多元化的价值观念,要求世人以宽广的胸襟看待人间的是是非非,这种处世态度有利于发展人的个性,激励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益于社会的健康发展。以自然齐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