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大義章 第一章初問答真法身 遠問曰:佛於法身中為菩薩說經,法身菩薩乃能見之,如此則有四大五根。若然者,與色身復何差別,而云法身耶?經云:「法身無去無來,無有起滅...
大唐文儒 柳宗元 (773 —819 ) 作者:杨世文 一、辅时及物 参加革新 柳宗元,字子厚,祖籍蒲州解县(今山西永济县),于唐代宗大历八年(公元773年)出生于当时的京城长安。 在北...
华严宗是隋唐时期主要的唯心主义宗教派别之一。作为唯心主义宗教派别,其世界观和方法论无疑是唯心主义的。但它在唯心主义外壳掩盖下,运用各种思想语言,对现象世界的个别与...
竺道生片语节选 当知释迦泥曰不久,乃远属物心,笃其求法耳。《妙法莲花经疏》 妙者,若论如来吐言陈教,何经非妙,所以此经偏言妙者,以昔权三之说非实,今云无三,斯则言当...
盛唐三贤 啖助·赵匡·陆淳 作者:杨世文 唐代中叶,学术界兴起了一个新《春秋》学派。这个学派以啖助、赵匡为先驱,陆淳集大成,对当时学术界产生过很大影响。宋人陈振孙以为:...
【内容摘要】韩愈一生弘扬儒学,而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人学思想内容丰富。针对当时佛道盛行,他著〈原道〉〈原性〉等宏文,提出仁义道德、性情三品等思想,以振兴儒学,他的人道...
《大乘起信论》 归敬颂 归命尽十方,最胜业遍知,色无碍自在,救世大悲者。及彼身体相,性法真如海,无量功德藏。如实修行等。为欲令众生,除疑舍邪执,起大乘正信,佛种不断...
卫道巨擘 韩愈 (769 —824 ) 作者:杨世文 韩愈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显著地位。苏轼在 《潮州韩文公庙碑》一文中赞扬说:“自东汉以来,道丧文弊,异...
佛教在输入中土的漫长历程中,以其智慧甘泉源源不绝地滋润中华大地,逐渐渗透中国文化的深层,在化中国的同时将自身中国化,形成了中国佛教独具的传统。传统的力量是极其巨大...
宗密着《原人论》 原人论序。 终南山草堂寺沙门宗密述。 万灵蠢蠢皆有其本。万物芸芸各归其根。 未有无根本而有枝末者也、况三才中之最灵而无本源乎。且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笔者以为,唯识论的最重要价值,表现为二个功能:解脱功能和解释功能。解脱功能是指唯识论能以出世间法指导众生修持,证得解脱。解释功能是指唯识论能对世间法作出原则性的说...
三朝通儒 陆德明 (550 ?—630 ) 作者:赵载光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也是一个文化上的繁荣时期。文化上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儒、释、道兼容并包,而以儒学作为政治的基...
摘要 :唯识论的典籍说“诸识皆虚妄分别”,由此产生的问题是:因明所立的现量和比量何以能正确。《成唯识论》认为,并非诸识都是遍计所执性;“虚妄分别”只是指凡夫诸识“不...
王通,字仲淹,生干隋文帝开皇四年(584年),卒于隋炀帝大业十三年(617年)。隋河东郡龙门县通化镇(今山西省万荣县通化乡)人。是隋代山西的一位私人教育家,死后,门弟子私...
602-664 〖唐〗 通称三藏法师,俗称唐僧。唐高僧,佛教学者、旅行家,与鸠摩罗什、真谛并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唯识宗的创始者之一。本姓陈,名袆。洛州缑氏(今河南偃师缑氏...
唐代思想家柳宗元认为佛教教义往往与《周易》、《论语》相合,因而他汲取佛教的心性修炼学说,统合儒释,提出大人不相预说。 柳宗元,世称柳河东,唐代思想家、文学家。贞元进...
768-824 〖唐〗 唐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南)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早孤,由嫂抚养,刻苦自学。贞元頴成进士,任监察御史,以事贬为阳山令。赦...
南朝齐梁时范缜著《神灭论》,宣扬无神论思想,反对佛教的神不灭说。 范缜系南朝齐梁时思想家。他出身寒微,曾从学于名儒刘瓛。博通经术,尤精三礼。曾同佛教信徒齐竟陵王萧子...
772-841 〖唐〗 唐哲学家、文学家。字习之。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东)人,一说赵郡人。贞元进士,官至山南东道节度使。谥文。哲学上受佛教影响颇深。所著《复性书》,糅合儒、佛...
王通,字仲淹,生干隋文帝开皇四年( 584年),卒于隋炀帝大业十三年( 617年)。隋河东郡龙门县通化镇(今山西省万荣县通化乡)人。是隋代山西的一位私人教育家,死后,门弟子私谥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