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上公老子道德经(一至二十三) 河上公章句卷一 体道第一 道可道, 谓经术政教之道也。 非常道。 非自然生长之道也。常道当以无为养神,无事安民,含光藏晖,灭迹匿端,不可称道...
《抱朴子》 「 抱朴子曰:命之修短,實由所值,受氣結胎,各有星宿。天道無為,任物自然,無親無疏,無彼無此也。命屬生星,則其人必好仙道,求之亦必得也。命屬死星,則其人...
河上公老子道德经(二十四至五十二) 苦恩第二十四 企者不立, 企,进也。谓贪权慕名,进取功荣,则不可久立身行道也。 跨者不行, 自以为贵而跨于人,众共蔽之,使不得行。 自见...
古学鼻祖 刘歆 作者:汪受宽 自汉武帝尊崇儒术以后,儒学传授出现了昌盛的局面,当时所立学官一般概称之为今文经学。到西汉末年,刘歆大力鼓吹古文经书“好恶与圣人同”,为之...
公羊大师 董仲舒 作者:舒大刚 一、下帷讲诵称儒首 官至博士为士师 1.亲见四世 董仲舒,广川人。今河北省景县有大董故庄,世传即仲舒故里。生卒年不详,根据《汉书·匈奴传》《...
河上公老子道德经(五十三至八十) 益证第五十三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 介,大也。老子疾时王不行大道,故设此言。 使我介然有知于政事,我则行于大道,躬行无为之化。 唯施是...
经学是训解、阐发和研究儒家经典的学问。起初,六经是孔子删定的教材——《诗》、《书》、《礼》、《乐》、《易》、《春秋》;战国以降,又成为儒家学派授受的教本,并经师徒...
桓谭着《新论》 本造第一 秦吕不韦请迎高妙,作《吕氏春秋》。汉之淮南王聘天下辩通,以着篇章。书成,皆布之都市,悬置千金,以延示众士,而莫能有变易者,乃其事约艳,体具...
经学历史 清·皮锡瑞 ●一、经学开辟时代 凡学不考其源流,莫能通古今之变;不别其得失,无以获从入之途。古来国运有盛衰,经学亦有盛衰;国统有分合,经学亦有分合。历史具在...
争吵两千年 古文经学与今文经学之谜 经学今古文之争是汉代始兴的儒学内部的一场派系斗争。作为学术发展不可缺少的备件之一,学术流派之争也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耐人寻味的是...
自近代康有为著《春秋董氏学》以来,学界探讨董仲舒思想时,大多讨论他的春秋公羊学,而鲜有论及董仲舒思想中的易学问题。这是令人遗憾的。从古代天人关系论角度而言,《周易...
申鉴 东汉:荀悦 序 申鉴五卷。汉荀悦着。悦仕献帝朝。辟曹操府。与孔融及弟彧同侍讲禁中。悦每有献替而意有未尽。此申鉴所为作者。盖有志于经世也。然当时政体。顾有大于总揽...
经学史上的几件公案 杨世文 儒学创立于孔子,同时,后世崇奉的儒学经典也与孔子关系密切。孔子特别推崇周礼。他一再强调自己“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论语·述而》)、“吾从...
[汉] 班固 ●卷一 ○爵 天子者,爵称也。爵所以称天子者何?王者父天母地,为天之子也。故《援神契》曰:天覆地载谓之天子,上法斗极。「《钩命决》曰:」天子,爵称也。「帝王...
盐铁论 (卷一~十) 桓宽 卷第一 本议第一 惟始元六年,有诏书使丞相、御史与所举贤良、文学语。问民间所疾苦。 文学对曰:“窃闻治人之道,防淫佚之原,广道德之端,抑末利而...
邓析子 无厚篇 天于人,无厚也。君于民,无厚也。父于子,无厚也。兄于弟,无厚也。何以言之?天不能屏勃厉之气,全夭折之人,使为善之民必寿,此于民无厚也。凡民有穿窬为盗...
《大学》在早期儒家典籍中可称得上是一篇结构严谨、体系完整的作品,尽管历代学者对《大学》的作者及成书年代有不同的看法,但有一点是大家认可的,那就是,历代学者都认定此...
孟子是战国中期最著名的思想家之一。孟子虽与孔子相距百年,但孔子的思想却通过子思的弟子传给孟子孟子本人也曾以私淑孔子自居。孟子主要继承发展了孔子关于“仁”的学说,主...
郑学,亦称“郑氏学”、“通学”、“综合学派”等,是指东汉末由郑玄开创的经学学 派。 郑玄是东汉的儒家学者、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经学家。他曾师事第五元先、张恭祖、马融,先后...
人为什么要讲道德?所谓“应该”之事为什么应该?或者换个专门化的术语来说,道德的根源、基础何在?这是一切伦理学中最根本的问题。表面上看,对这个问题的讨论似乎很迂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