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赵大山 “程门立雪”的典故几乎家喻户晓 , 它出自宋代大儒程颐与其弟子杨时的故事 。 嵩阳书院是中国古代著名的高等学府,是四大书院之一(资料图 图源网络) 杨时曾就学于...
文/道诚 石鼓书院是湖湘文化的重要发祥地 。这座书院曾鼎盛数百年,名噪朝野,也曾屡遭摧毁,多次修缮,在我国书院史、教育史和文化史上享有极高地位。 石鼓书院始建于唐元和五...
文/朱 鹅湖书院是古代著名书院, 它因宋代大儒朱熹、陆九渊一次会讲而在文化史声名鹊起,成为朋友之间切磋学问、交相砥砺、共同进步的经典案例,也成为中国学人心中永远的圣殿...
【摘要】这个时代鼓励年轻人放飞自我,却又担心收放之间,孩子无法融入社会规范。传统的儒家思想,对于人之所以为人,有着精彩的见解,自我发展的基础是什么?建立自我的过程...
文/杜利平 提起“陪孩子写作业”,许多家长都深感头疼 。前段时间,很多人的朋友圈就被一股“提前嫁儿嫁女”的热潮刷屏了。 有时候孩子写作业,父母跟着受累(资料图 图源网络...
文/赵大山 古人谈修养的功夫,最重反省。孔子说:“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曾参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人生在世,最...
文/江帅 冬天已经悄悄来临,北国的冬日里仅有的一抹绿色大概就是松柏了 。 松、竹经冬不凋,梅则迎寒开花,故称岁寒三友(资料图 图源网络) 在温暖的春夏,百花盛开,松柏甘当...
每每说起一类事物,我们总喜欢评各种“四大”,可是,很多时候却都没有定论,原因无他,候选者实在是太多。 比如,就有人评选起“古代四大书院”的时候就出现了这样的现象,众...
文/杜炎玉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米尔格伦曾提出过一个“六度分离”理论,即: 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五个 ,也就是说,最多通过五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
文/刘柯 生命有呼有吸,生活有收有放,呼吸自然而然,收放却要费些思量。在清朝有那么一位奇人,收得干脆,放得舒坦,令人生羡,他就是袁枚。 袁枚之成,在守得一个“收”字...
文/道诚 《围炉夜话》:“作善降祥,不善降殃,可见尘世之间,已分天堂地狱;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可知庸愚之辈,不隔圣域贤关 。” 为善的人心神愉悦,内心一片祥和(资料图...
文/金钟 无论是上学还是工作的你,都会发现,每每费尽心思想出一个好点子,上网一查,或者和别人一分享,都会发现这是别人早就说过或者做过的,一腔热血瞬间被浇灭,留下的只...
文/张珈萌 现代社会交通便捷,分别于我们来说不过是最为平常的事 。 交通工具的发展冲淡了离别的悲伤(资料图 图源网络) 即使与亲人、友人身处异地,我们仍然可以通过电话语音...
文/杜炎玉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惊才绝艳的林黛玉,却让人感慨万千(资料图 图源网络) 《红楼梦》中“千红”“万艳”,并列“金陵十二钗”之首...
文/姚海涛 孝悌之道是中国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的一大特质 。孝悌本于人心,这在国人看来是一个天经地义的问题。 二孩让孩子不孤单,心情可以互相分享(资料图 图源网络) 其实...
文/朱 《荀子》云:“有乱君,无乱国。有治人,无治法。” 荀子治国理念为“隆礼重法”,提倡刑礼并用荀子的治国理念为“隆礼重法”,提倡刑礼并重(资料图 图源网络) 不同于...
文/崔晓明 提到五星级酒店,人们首先想到的一定是干净 :干净的被褥、干净的杯子、干净的马桶、干净的浴巾…… 酒店给人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干净是酒店的第一要务(资料图...
文/余柯嘉 不知从何时起,朋友圈里开始流行一句话: 孩子才问对错,大人只谈利益 。 判断是非的标准不一样,价值观因人而异(资料图 图源网络) 人们开始认为,我们不该讨论事情...
文/朱 唐代著名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的李端有一句诗:“ 伯奇掇蜂贤父逐,曾参杀人慈母疑 。”说的是贤能如尹吉甫、贤惠如曾母都因为离间之言或不实之谈而怀疑自己品行高洁的子...
文/赵大山 现代人忙忙碌碌,很难有悠闲的时候。他们在忙些什么呢? 庄子的一段话说的特别到位。 能偷得浮生半日闲的人,更有机会享受幸福(资料图 图源网络) 大意是说,人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