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信军 脏腑,中医指心、肝、脾、肺、肾为五脏;大肠、小肠、膀胱、胆、胃、三焦为六腑,两者通称为脏腑。五脏的功能主要是贮藏精气。精气是指能够充养脏腑经脉、维持生命...
文/李信军 导引,即是“导气令和,引体令柔”。简单的说:导为肢体运动;引为意念作用。 中华养生方法中最早的导引术,历史十分悠久,道教界均认为源自上古之时的彭祖,彭祖...
文/耳九 道教与佛教相似却又不同。佛、道两教都讲求人心上的打磨与修炼,但相对来说,佛教(禅宗与密宗除外)更注重精神上的修行,而道教更多的是实践性的活动。三洞四辅之中...
文/李远国 李黎鹤 三尸,又名三虫、三魂。按照道教的信仰,所谓三尸,实为魂魄鬼神之属。《抱朴子内篇微旨》:“三尸之为物,虽无形而实魄灵鬼神之属也。欲使人早死,此尸当...
文/李信军 四季,即一年当中的春、夏、秋、冬四个不同季节。因为季节的不同,气候和人体也会随之发生不同的变化。道教养生注重顺阴阳消长节律,故要求体道自然而适应此法则。...
文/刘军峰 道教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母体的一部分,深深地扎根于中华民族深厚的信仰之土中,成为涵养民族文化精神、培养世人道德心性的重要思想来源。道教所蕴含的不仅仅是道...
文/李远国 李黎鹤 在道教万神谱当中,有一位仅次于三清和玉皇上帝的至高神灵,他就是居于紫微垣中的北极紫微大帝。紫微大帝,又称北帝、北极大帝、紫微帝君,或上元一品赐福...
文/李信军 据汉代著名医学家张仲景在《金匮要略禽兽鱼虫禁忌并治》中说:“所食之味(泛指各种食物),有与病相宜,有与病相害(食物的性味不同,有的适合自身的体质及病症,...
文/李信军 四季,指春夏秋冬不同季节。摄生,指摄取不同食物及各种方法以养生。关于不同季节,如何采用不同的摄生之道以养生,道经说:天以金木水火土以养人,地以酸甜苦辣咸...
文/李信军 道教养生的指导思想为建立在“天人合一”与“万物消长”的“治未病”基础之上的预防学、健身学、饮食学等内容。 道教认为,时令的变化主宰着万物的沉浮与消长。如...
文/李信军 风,指自然之风,亦包含潮气、湿气、寒气、冷气等。古人有“风寒所灾,百毒所伤”之说,以此来形容风邪对人体极易造成的伤害及伤害程度。 《黄帝内经素问》说:“...
文/李信军 《黄帝内经素问》说: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指换牙阶段)发长。二七(14岁)而天癸(指月经)至,月事以时下。三七(21岁)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2...
文/李信军 性者,心也;命者,身体、生命也。修性炼命,即修炼心性、保养生命。修性炼命,贵在养心、修心,正心定意。所谓的修性以保神(保神,即指保养心性),安心以全身,...
文/李信军 酒,古人用于祭祀,礼乐及治病疗疾,如“祭祀必以酒,礼乐必以酒”。同时也应用于医学领域,如黄酒、药酒(有泡制用的,有作为药引子服用的)、火酒(治疗外伤,以...
文/李信军 常用食补良方,通俗地讲,就是三天两头都需要吃的一些带有特殊作用的、且简便易行的、好的食物及补充方法。这些食物不分地域南北,到处都能买到,而且价格低廉,容...
文/李信军 饮食养生是道教诸多养生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其特点是十分重视饮食宜忌,如对于何物宜食,何物应忌等。再者对于饮食的卫生习惯、时间,乃至冷热性味等也多有要求。如...
文/李信军 人的生命是靠能量来维持的,而人体的能量又主要来自于食物。食物具有寒、热、温、凉四气和酸、甜、苦、辣、咸五味,而且各有其所主的脏腑和归经(指所归经络)。如...
文/陈景展 人老是身死是身,真性何曾有老嫩。凝住元阳永不散,尘事未了还转人。了足不来亦不去,越过甲子越精神。 死是身子死,你的真性情,你的这颗灵魂何尝有生死。生死是一...
文/李信军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说我们每天吃的各种食物很多,如果要细分的话,可将其归纳为五大类。即:第一类为五谷杂粮,也就是所谓的主食;第二类为动物类食品;第三类为豆...
文/陈景展 想好就能好处去,盖世无穷皆富翁。贪生怕死就不死,人人延年都长生。想好怕死两件事,搅乱一生不安宁。 任何事情,如果你想好它就能好,那天下都是富豪。这个世界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