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三晚居士 现代科技越来越发达,许多原来只有神仙才能做到的事情,而今凡夫俗子也能做了,比如“千里传音”(如:电话、微信等),再比如“飞天遁地”(如:飞机、地铁等)...
文/李信军 中国最早的医学圣典《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按摩进行治病疗疾之法的记载:用按摩推拿之法,可以治疗痹症、口眼歪斜和肠胃疼痛等疾。之后,随着我国医学、医疗技术的...
文/李信军 “五禽”,指自然界中的五种动物;“戏”,指模仿它们的动作并练习。 据《养性延命录》中说:“华佗(三国时著名方士、医学家、养生家,五禽戏的创造者),善养生...
文/李信军 道教养生中的“静功”,指的是外静而内动(当然,也有的要求内外皆静,即所谓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肢体不做任何动作,采取坐、卧、站等外在形体上静止的姿势...
文/清虚道人 章太炎先生曾提出道教思想“本源墨氏,源远流长”的说法。从一定程度上讲,此说法确实可为道教的源流考提供了某种借鉴意义。 墨家思想,无疑是以墨子为代表。墨...
文/道诚 文子是老子的弟子,《文子》一书较为详细地记载了老子与学生的谈话。老子的《道德经》五千多字,言简意赅,含义深邃,单看《道德经》很难准确地领悟老子的全部思想。...
文/烨心 惟知驰骛于红尘,岂虑记标于黑薄。 《太上正一朝天三八谢罪法忏》 祈福,是中华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从春节贴福字与挂桃符、上元送灯、清明祭祖、中秋拜月、端...
文/道诚 关尹子曰:“道终不可得,彼可得者,名德不名道。道终不可行,彼可行者,名行不名道。圣人以可得可行者,所以善吾生;以不可得不可行者,所以善吾死。” 关尹子说:...
文/李信军 道教环境养生,重视天人相应和天人合一的思想。其高度强调人与自然、人与天地大环境的和谐统一,认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故“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
文/止水 提及《孝经》,人们自然会想起儒家经典。殊不知,道教也十分重视孝道这一优秀传统文化。本文通过对武当山道教建筑群中父母殿的介绍及道教劝善经典《文昌孝经》部分章...
文/陈景展 纯阳吕祖云游度人,有缘者五百,得度者则寥寥无几。除我们熟知的曹国舅、何仙姑、柳树精外,还有一位妓女得度。这个妓女,就是《除欲究本》中多次提到的张珍奴。 《...
文/李信军 “房中养生”,既讲欲不可绝,更讲节欲延寿。性是一切生物繁衍的基础,也是人的自然本能和生理需求。在现实生活中,回避和指责“性”这一话题是不科学的,也不符合...
文/李信军 《灵剑子》,书名,属道家养生经典。作者为晋代著名道士、医学家、养生家、净明派创始人许逊(即许真君)。他认为修道者须先行善积德、济贫拔苦、广布阴骘,使心迹...
文/三晚居士 我猜想做人应该都会有一些共同点。无论有没有信仰,或者说信什么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能把日子变得更好。至于这个“好”再怎么定义,那又是另一回事。 这一点中国...
文/清虚道人 想要回溯道教的源头,应先从其信仰的内容谈起。道教的基本信仰是神仙信仰,与其形成的相关因素有很多。如儒家谶纬神学、周易的天道观、墨家的鬼神思想等,均对道...
文/李信军 五脏:指心、肝、脾、肺、肾。关于五脏的功能、作用及其如何对应四季的不同变化,怎样采取饮食调摄等问题,《黄帝内经素问》说:“肝藏血,心行之,人动则血运于诸...
文/止水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fén)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早在几千年前,桃已进入人们的...
文/聂启明 周因朴,活动于五代末、北宋初,上承司马承祯、王玄览的“坐忘论”思想,凝练出“修道即修心”“修心即修道”的精要论断,对内丹学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
文/李信军 如何认识自身的脏腑疾病,对于健康、长寿、养生都十分重要。人往往是得病生疾之后,常想到的是医生、医药。 而养生恰恰是靠未病先防,也就是治“未病之病”;其次...
文/李信军 道教养生首重“精、气、神”,认为精满、气足、神旺是养生的关键,更是健康长寿的前提及保障。这在很多经典中都有论述,如《太平经》指出:“三气共一,为神根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