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诸子百家 >
  • [诸子百家] 老子:静之道(1) 2018-01-06

    摘要 道家讲求的是一颗冲虚而静的心,智慧从心向外散发。想要改变世界,不如改变自己的心境。当观念转变,灰色的世界就会恢复朴素的天然色彩。心如明鉴流水,落花映照无痕。见...

  • [诸子百家] 荀子:百家争鸣的集大成者(1) 2018-01-06

    荀子是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集大成者,也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一位大师。后人对荀子争议颇大,有的说他是孔门嫡传,有的说他是儒门异端;有的说他是法家,是黄老思想家,有的说...

  • [诸子百家] 荀子:百家争鸣的集大成者(2) 2018-01-06

    主张人性本恶 荀子认为人与生俱来就想满足欲望,若欲望得不到满足便会发生争执,因此主张人性本恶,需要由圣王及礼法的教化,来“化性起伪”使人格提高。 《荀子·性恶》中,荀...

  • [诸子百家] 如何理解老子的"道"?(1) 2018-01-06

    主持人开场语 相传在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函谷关的关守尹喜看见东方有紫气西迈,知有圣人将至。不久,老子骑牛来到函谷关,应尹喜之请,写下了《道德经》,随后出关,不知所...

  • [诸子百家] 如何理解老子的"道"?(2) 2018-01-06

    明代刻本《道德经》 老子说“道”不可道,但《道德经》五千言对“道”的形容描绘多少还是向世人透露出了“道”的内涵。 许多人把“道”解读为规律、法则,这大错特错。从对“道...

  • [诸子百家] 荀子:百家争鸣的集大成者(3) 2018-01-06

    传世名言 (1)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荀子·修身》 (2)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荀子·天论》 (3)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

  • [诸子百家] 如何理解老子的"道"?(3) 2018-01-06

    “道”是最强大的生命力“道”具有自我更新的能力,是内在的最原始的驱动力,不凝固僵化,借用无穷的力量,是最大的包容。 “道”是生命力,而且是最强大的生命力。为何这样说呢...

  • [诸子百家] 品读:树立信心 让本土文化传统活起来 2018-01-06

    《老子》中的“道经”一上来就讲:“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句听起来颇为玄妙的话,意思是:能够说得出的那个道,就不再是我所追求的恒定不变的道了;能够叫得...

  • [诸子百家] 如何理解老子的"道"?(4) 2018-01-06

    第五,最大的包容。 “道”的胸怀最大,无所不包。“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第六十七章)天下都说我行的“道”巨大,似乎不像什么...

  • [诸子百家] 先秦两汉哲学世界观与认识论、方法论的表现 2018-01-06

    《周易》是殷周春秋时代的哲学经典,它的世界观是奴隶制巫术礼教“以德配天”的天命观,它的认识论与方法论是阴阳八卦图式。“六十四”卦即是“究天人之际”的六十四类天人之...

  • [诸子百家] 读点经典《庄子》 2018-01-06

    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战国中期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人。曾为漆园吏。庄子与老子同为先秦道家的代表,并称“老庄”。唐玄宗时,封庄子为“南华真人”,称《庄子》一书为《南华...

  • [诸子百家] 孔子的人文路线:获罪于天 无所祷也 2018-01-06

    摘要 孔孟思想中的中国文化,就是周代文化,重在人文文化。“周监于二代”,是说周朝所建立的文化是集上古之大成。我们今天的中国文化,是以周代文化作代表。“郁郁乎文哉”,...

  • [诸子百家] 孔子“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的文化意涵 2018-01-06

    孔子为何将“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纳入诗教,前贤今人的理解颇有出入:历代学者大都认为,孔子的这段话是从学《诗》、用《诗》的角度对《诗》三百篇的社会政治功能和伦理教育...

  • [诸子百家] 庄子境界:从“至人”到“神人” 2018-01-06

    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吾以是狂而不信也。 ——《庄子·逍遥...

  • [诸子百家] 读《老子》:大气做人 小细作事 2018-01-06

    相辅相成,对立统一,是老子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特点。老子认为,宇宙中一切大的事物无不从细小的事物发展而来。因此,干大事必须从细微的小事做起。 一、大气做人 1、立身淳厚...

  • [诸子百家] 周公“德之说”——中国古代思想之源(李京)(1) 2018-01-06

    摘要周公“德之说”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较完整的政治与伦理思想。了解德之说要搞清三个字:德、敬、明。慎身勤政、慎政明刑,可概括德之说要义。从《诗经》、《左传》和两周铜...

  • [诸子百家] 老子智慧: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1) 2018-01-06

    老子[注: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有人说又称老聃。中国古代伟大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其被唐皇武后封为太上老君。世界文化名人,]的见解非常犀利,他对于人间的各...

  • [诸子百家] 周公“德之说”——中国古代思想之源(李京)(2) 2018-01-06

    周代殷始承天命,周公于此深忧远虑,在《召诰》中殷切告诫成王: 乌呼!皇天上帝,改厥元子兹大国殷之命,惟王受命。无疆惟休,亦无疆惟恤。乌呼,曷其奈何弗敬? 承受天命,会...

  • [诸子百家] 老子智慧: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2) 2018-01-06

    自己的身体,你太在意说我要吃什么,我要喝什么的,我要得到什么样功名富贵?你太在意的话就必须放弃你的自主性,人格尊严都不要谈了。你就设法得到你的目的吧,让自己吃饱喝...

  • [诸子百家] 老子:静之道(2) 2018-01-06

    有人以为道家此种不争思想就是消极避世的态度,有悖进取之心,个人无从进步。我不以为然。我们可以解析一下“进取”的含义。一般意义上,“进取”,就是努力奋进,获取某些东...

  • 首页
  • 上一页
  • 88
  • 89
  • 90
  • 91
  • 92
  • 93
  • 94
  • 95
  • 96
  • 97
  • 98
  • 下一页
  • 末页
  • 2124225
栏目列表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