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儒、道两家之所以能够从六家之中跃出,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各自建构了一套宇宙理论,在思想的形式上超越了“人的意见”,使思想进入到“天人之辨”的以天道明人事的证明...
缀去者,谓缀已之系言,使有余思也。故接贞信者,称其行、厉其志,言可为可复,会之期喜,以他人之庶,引验以结往,明款款而去之。 所谓“缀去”的方法是说对于即将离开自己的...
作者:蒋国保 “儒学”一词已沿用了两千来年,其合理性是不言而喻的。问题是,当我们今天习惯以这一概念来称谓儒家的学问时,我们似乎并不清楚这一概念之产生与衍变的历史,更...
五 与董仲舒的宇宙构成论不同,《淮南子》的宇宙理论可以概括为宇宙生成论。宇宙生成论的重点不在空间方位的分布,而在时间流变的过程。按照《淮南子》的理解,人生活其间的宇...
三 与“儒学”一词不见于先秦典籍有别,“儒术”一词却屡见于先秦典籍。通过检索,现在我们已知在《荀子·富国》、《墨子·非儒下》、《公孙龙子·迹府》篇中都出现了“儒术”这...
近年来,一些学者探讨了孔孟的管理思想。孔孟的理想是实现仁政,孔孟所关心的是治国平天下,所以,管理思想当然是孔孟之道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孔孟管理思想的基本特点是什么呢?研...
对于《易纬》,前人多认为其属于孟、京之学,成书于西汉哀、平之际。这一论断基本上得到学界的承认。然而这一看法尚嫌笼统,因为《易纬》本身并非形成一时,其各篇的思想倾向...
管理活动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创造和谐的组织环境或社会环境,在孔孟管理道德思想中,对于这个目标的描述性词语是“和”。“和”,既指人际关系的和谐状态,也有调和的意思。孔子说:“...
二、《乾坤凿度》 在现存《易纬》八种中,《乾坤凿度》的成书备受人们怀疑。自宋以来,多数学者认为其为伪书,几乎已成定论。宋晁公武在《郡斋读书志》中说: 《易·乾凿度》二...
现存的《公孙龙子》一书共有六篇,即《迹府》、《白马论》、《指物论》、《通变论》、《坚白论》和《名实论》。一般认为,《迹府》篇系公孙龙弟子记录公孙龙言行的材料,其余...
三、《稽览图》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 案《后汉书·樊英传》注,举七纬之名,以《稽览图》冠《易纬》之首。《隋志》郑康成注《易纬》八卷,《唐志》宋均注《易纬》九卷,皆...
在中国儒学的历史长河中,先秦无疑是最基本的源头。先秦儒学奠定了中国儒学的发展基础,影响并规范着后世儒学。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儒学的基本范式在先秦时期即已形成,而后...
五、《辨终备》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 案《辨终备》,一作《辨中备》,《后汉书·樊英传》注《易纬》凡六,为《稽览图》、《乾凿度》、《坤灵图》、《通卦验》、《是类谋》...
一、荀学的崛起 (一)荀子的学术生涯 荀子,名况,字卿。胡元仪认为,荀子是周郇(又写作荀)伯之苗裔,以国为氏;又称孙卿者,因其乃郇伯公孙之后,故又以孙为氏。郇国,地...
二、荀子的礼学体系 与春秋以来礼崩乐坏相伴随的,是愈益强烈的重构礼的吁求。前者标示着传统的古代社会秩序的解体,后者则是新时代社会秩序重建的文化造端。在这样一个充满着...
批判“天人感应论”是王充思想的特色之一,也是王充在现代多受褒扬的重要原因。“五四”以来,科学的观念深入人心,中国人开始在近代科学精神的指导下,以科学的手段去认识和...
三、王充批判“天人感应论”的旨归 王充是否定“天人感应”的,他称“天人感应论”为“虚妄之言”。王充所谓的“虚妄”有二重含义,一是在事实判断的意义上批评“天人感应论”...
三、从后儒的评论来看荀学在儒学史上的命运 荀子中年时在齐国程下学宫“三任祭酒”,已执学坛牛耳。其后,他的名声超出稷下,在各国都享有盛誉。如果说同时代人多以天下贤人视...
一 《淮南子》的杂芜早已是众口一词,自《汉书·艺文志》立“杂家”之名纳《淮南子》入其目下,后世史志遵而从之,一致地视《淮南子》为“杂家”而安顿在“杂家”的类目之下,...
[注释] (1)《郇卿别传考异二十二事》。 (2)《史记·孟轲荀卿列传》。 (3)梁启雄《荀子简释》疑“威”为“湣”字之讹。 (4)《风俗通演义·穷通》。 (5)《史记·田敬仲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