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诸子百家 >
  • [诸子百家] 众人、俗人,透视老子的价值观 2018-01-06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傫傫兮若无所归。众人皆...

  • [诸子百家] 余敦康:《周易》的决策智慧(1) 2018-01-06

    余敦康湖北汉阳人,1930年生。195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中国古代哲学史、思想史...

  • [诸子百家] 老子《道德经》的逻辑思想(2) 2018-01-06

    三、道德观 当老子将“柔弱胜刚强”视为“道”,即“规律”的时候,于是就对先秦的道德观有了批判的继承和发展。 1、老子的“道德”观。 老子讲的“道”,集中起来,就是指的“...

  • [诸子百家] 庄子误导的道学(1) 2018-01-06

    前言 研究《庄子》的历代学者,一方面惊奇于其文风的汪洋恣肆,一方面又迷惑于其众多自相矛盾的观点。于是见仁见智,有些学者粉饰为这正是庄子独有的高明之处。我觉得这些情况...

  • [诸子百家] 老子《道德经》的逻辑思想(3) 2018-01-06

    3、老子的“德治”观。 老子勾画出了如下的“德治”蓝图: 老子从“忘我”、“无私”观念出发,认为,统治者不能将权力及国家机器据为专有和个人依赖,不能迷信“刚强胜柔弱”...

  • [诸子百家] 庄子误导的道学(2) 2018-01-06

    天时、地利不如人和,研究三者的关系,这就是古老文明体系的内部联系。由此研究“三才”的综合变化规律的就是《易经》,《易经》的实质,简单讲:就是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方法和...

  • [诸子百家] 余敦康:《周易》的决策智慧(2) 2018-01-06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九三这个位次上不在天,下不在田,悬在半空中,处境危险。作为以龙为象的君子,白天要自强不息,晚上也要戒惧警惕,虽然面临危险,...

  • [诸子百家] 养吾浩然之气:《孟子》并非只谈为官行政(1) 2018-01-06

    《孟子》是记载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是对孟子思想的记录,也是对孔子思想的继承、完善和发展。与《论语》、《大学》、《中庸》合称“四书”,两千多年来,对我国乃至世...

  • [诸子百家] 超脱世俗的理想人格 庄子的精神境界(1) 2018-01-06

    何谓真人?古之真人,不逆寡,不雄成,不漠士(事)若然者,过而弗悔,当而不自得也。若然者,登高不傈,入水不儒,入火不热,是知之能假于道者也着此。古之真人,其寝不梦,...

  • [诸子百家] 庄子误导的道学(3) 2018-01-06

    2:《外篇·至乐》吾以无为诚乐矣,又俗之所大苦也。故曰:“至乐无乐,至誉无誉。” 天下是非果未可定也。虽然,无为可以定是非。至乐活身,唯无为几存。请尝试言之。天无为以...

  • [诸子百家] 庄子误导的道学(4) 2018-01-06

    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也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譬之道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大国者,下流也。天下之交,天下之牝...

  • [诸子百家] 庄子误导的道学(14) 2018-01-06

    这个问题要从三个层次来考察:一是既然世间法也就是佛法,那世间法所不允许的行为,佛学者也就不会去做,《道德经》讲“人之所畏,不可不畏”。二是佛学者是慈悲的,救度的是...

  • [诸子百家] 庄子误导的道学(15) 2018-01-06

    3:对“三皇等治理”看法 《外篇·骈拇》《外篇·胠箧》《外篇·在宥》《外篇·天运》主要是通过对“仁义”的批驳来评论三皇以来治理国家对民风的影响问题,因为通篇都是,所以不...

  • [诸子百家] 庄子误导的道学(5) 2018-01-06

    第二章:说说庄子对“无为”错误理解的来源 一:对“道”的“周行而不殆”的规律的片面理解,是“齐物”问题的根源,也是误解“无为”的原因之一。 《道德经》对“道”的定义为...

  • [诸子百家] 庄子误导的道学(16) 2018-01-06

    (3):佛学的看法 佛学按说是最出世的学说了,但是,佛学中对佛净土以及佛世界的描写,却是最豪华瑰丽的。都是琉璃珊瑚七宝树、奇珍异宝做铺路砖,这和佛学的“寂灭、涅槃”相...

  • [诸子百家] 庄子误导的道学(6) 2018-01-06

    道恶乎隐而有真伪?言恶乎隐而有是非?道恶乎往而不存?言恶乎存而不可?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故有儒墨之是非,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欲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则莫若以明...

  • [诸子百家] 庄子误导的道学(17) 2018-01-06

    6:关于“无为”的适用范围 《外篇·天道》夫帝王之德,以天地为宗,以道德为主,以无为为常。无为也,则用天下而有余;有为也,则为天下用而不足。故古之人贵夫无为也。上无为...

  • [诸子百家] 庄子误导的道学(7) 2018-01-06

    我们如何也能达到微妙玄通的境界呢?因为道普遍存在于自然界的方方面面之中,所以悟道的途径也是千差万别,各具特色的,并没有一定的常法。但就总体指导思路来讲,获得真知的...

  • [诸子百家] 庄子误导的道学(18) 2018-01-06

    一方面,关于“事物”的功能(或作用、技能)的获得问题。这方面是研究在众多的功能里面怎样选择以达到和谐发展的问题,或者讲是综合素质、生存能力的问题。这方面就是《道德...

  • [诸子百家] 庄子误导的道学(8) 2018-01-06

    所以“道生之,而德畜之,物形之,而器成之,是以万物尊道而贵德。” 方法论的“道德”,就是“法道”的层次,才有“道德仁义礼法兵”的分别。 《道德经》里面对应的“五德”:...

  • 首页
  • 上一页
  • 90
  • 91
  • 92
  • 93
  • 94
  • 95
  • 96
  • 97
  • 98
  • 99
  • 100
  • 下一页
  • 末页
  • 2124225
栏目列表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