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孔子认为求仁完全是靠自己的自觉、主动,并不依靠他人的行为。他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孔子强调实现仁的自觉性,目的是要人们自觉地去使自己的...
如果抛开寓言,当我们回到实际的历史之中的时候,老子和庄子之间的思想联系是再明显不过的事实。尽管我们可以列举出二者之间无数的区别,但是这些区别总是枝节的,而且遮挡不...
摘要:墨子的伦理思想中蕴涵着丰富而独特的人文情怀和“民本”精神。墨子反对儒家以等差之爱治政救世,他从“农与工肆”的利益出发,以“兼爱”为核心,传达了一种爱无差等,...
庄子在欧美“这里缺不了庄子” 主持人:那么请毕先生发表高见。 毕来德:我想在此简要地介绍一下欧美庄学的历史与现状,并对它的前途发表自己的一点看法。 西方庄学的历史,概...
至今国人不懂老子及其《道德经》,盖因孔孟之道对其篡改和排斥,并用以迎合历代专制统治者之一己之私所致。这是中华民族的悲哀。放眼世界,当今众多国家和民族,却正在自觉或...
三、道德观 当老子将“柔弱胜刚强”视为“道”,即“规律”的时候,于是就对先秦的道德观有了批判的继承和发展。 1、老子的“道德”观。 老子讲的“道”,集中起来,就是指的“...
再者,墨子继而将“天志”视为衡量、规范乃至改造人的力量。他说:“我有天志,譬若轮人之有规,匠人之有矩。”(《墨子·天志上》)“天志”思想的作用在墨子看来就是规范、尺度...
庖丁回答文惠君的那句话,“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到现在为止,所有的外文翻译都把“道”字原封不动地写作Tao移到外文句子里,或者把它翻成了表示“道路”的同义词,...
如今,一般的韩国人喜欢说:“蝴蝶梦”、“庖丁解牛”等等。 在日本,儒教的朱子学思想首先是在佛教寺庙中出现而且被僧人培育起来的,因此在江户时代,一半的日本朱子学都具有...
论文摘要:“仁”是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它的构成涉及到血缘基础、心理基础、人道主义、个体人格和实践理性等因素,具有利弊共存的特征,对后世的中国产...
五、政治观 1、老子的“公”、“契”治世观。 在老子看来,“公”即“百姓”。而“为公”的思想,即“为百姓”、“为民”的思想。这个思想是与老子的“民本”思想一脉相承的。...
儒学的宗教信仰不是全民性的.做错事的时候首先要对祖先忏悔.中国人以人学代替神学.以祖先崇拜代替上帝崇拜。儒家崇拜生殖,在《易》和《礼》里,发挥得很详尽。他们认为天...
中国战国时期哲学家。名周,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关于庄子生卒年月,学术界有不同说法,本文从马叙伦说。 生平和著作 据《庄子》记载,庄子住在贫民区,生活穷苦,靠打草...
庄子在日本18世纪已盛行 主持人:非常感谢金教授。池田先生是目前日本国内庄子研究领域的著名学者,今天就请他来给我们介绍一下日本庄子研究的一些情况。 池田知久:大家好。日...
世界的庄子庄子有沟通世界的能力 主持人:非常感谢。崔先生您好!您向会议提交的论文给我留下了很深印象。 崔大华:谢谢主持人。主持人将我们这次小型座谈会的主题确定为“庄子...
人类历史上“一切以往的道德论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椰。恩格斯在分析人类社会历史上的三大阶级即封建贵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都有自己的特殊道德时,曾得...
以一般的情形而论,庄子生活的战国中期,是一个思想与学术都异常活跃的时代。儒家和墨家当然都已经成立,并在现实的政治、社会、生活以及思想领域中发生着影响。老子开创的传...
二是行政主体的客观制约性。孔子在提倡行政人格主体性的同时,又主张对它进行框范和限制。他主张君子处世“度于礼”l5(《哀公十一年》),“约之于礼”(《泰伯》)。《礼记·表记》...
在与儒家的对比中,我们体会到了庄子的冷峻。我们可以想起那个著名的比喻,当邻家失火的时候,要不要把你那无济其事的一桶水泼上去。孔子当然是要泼的,这不仅是一种姿态,而...
中国的庄子庄子化禅通融三教 主持人:非常感谢!方先生,请您谈谈。 方勇:好的。庄子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正如刚才崔大华先生所说,可谓至深至远,无所不届。原来我对于这些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