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天鼓是我国流传已久的一种自我按摩保健方法,意即击探天鼓(指敲玉枕穴)。该法最早见于邱处机的《颐身集》,原书这样描述两手掩耳,即以第二指压中指上,用第二指弹脑后两...
守中,是道家养生长寿学里的一种养生长寿方法。道经言:千言万语不如守中,回光守中,中宫天心,老天爷住着呢。不管佛、道离开这个位置不能成功。 中,道家称之为元神、元气、...
自然界万物处于经常的运动变化之中,道即是其基本法则。《道德经》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就是关于道的具体阐述。所以,人的生命活动符合自然规律,才能够...
清代医家尤乘对脏腑甚有研究,他在《养生说》中,提出了五脏养生要言,其论述概不用药,主要讲述摄养之法。他说 疗身不如疗心,认为,人的生命以五脏为主体,协调脏腑的功能。...
在道教思想史上,养性和养生意义相近,都曾被大量使用。在当代,养性一词已经不常为人们单独提起,只是在修身养性怡情养性等成语中表达心性的修养;养生则成为新兴的生活价值...
资料图 几千年来,道家的养生思想自成体系, 独树一帜,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道教养生学注重现实的存在,重视生命本身,爱气养神。其养生思想,具体说来有以下...
中国古典哲学包括儒、释、道三大体系,唯有道家重视今生,认为人生在世是件快乐的事。道家的宗旨是把握人生,争取竞其天年,因而道家人物均以自身为试验,寻求、探索能够使人...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各族人民的共同节日, 约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因端与初同义,五与午相通, 故初五作端午; 因午时为阳辰, 故又称端阳节。端午节传承至今2000余年, 具有全民性、多样...
老子和庄周所倡导的清静无为的养生思想,深刻的影响着对我国道教养生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同时对中医学的理论也有很大的影响。《黄帝内经》中就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
一、服气辟谷 主要观点 辟谷食气主要是采用绵长柔细的呼吸方法。这一方法来源于仿生吐纳,所以又叫做龟息。道家认为,乌龟之所以长寿,是因为它食气。气在人体内循环不止,不可...
养生思想是道教教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道教的最高信仰是道, 而作为得道的最高境界是 形神俱妙 , 与道合真 , 由此成为仙人或真人。仙或真人的观念是从古老的方仙道中继承的思想...
运主太阳终气 时配足少阴肾君火 每日子丑时,平坐,伸两足,拳两手,按两膝,左右极力三五度,吐纳,叩齿,咽液。 治手足经络寒湿,脊股内后廉痛、足痿厥、嗜卧、足下热、痛脐...
随着人们对宗教文化和传统医学的日渐重视,道医也成了一个热点话题。道教之音网站专访北京白云观道医馆馆长李宇林道长,听道医讲解道教医学的文化传统。 李宇林,河南南阳人,...
道教养生重视丹田,认为精气神为人身三宝,丹田为贮藏精气神的所在,是性命之根本。丹田有上中下三处,《仙经》中指出:上丹田,藏神之府也。中丹田,藏气之府也。下丹田,藏...
南宗兴起于两宋时期,是以内丹修炼为主,以雷法行持为辅的道教宗派。放在宏观道教史的角度来看,南宗以义理精深、修持真实的内丹学,充实、改造南方以符箓为主要形式的传统道...
心性不过关,修道如登天。人心七味药,听俺谈一谈。 第一心要善,道者存善念。乐善又好施,爱心满人间。 第二心要宽,大道心似渊。吃亏能让人,退步是向前。 第三心要正,为道...
心底无私的人,才能胸怀博大浩远,不计较功名利禄,生活物质取之有道,才能够知足常乐,心地坦荡,必获大寿。 远在二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我国著名思想家、哲学家庄子,就认识...
怒甚偏伤气,思多太损神。 神疲心易役,气弱病相侵, 勿被悲欢极,当令饭食均。 再三防夜醉,第一戒晨嗔。 亥寝鸣云鼓,寅兴漱玉津。 妖邪难犯己,精气自全身。 若要无诸病,常...
唐代大医家孙思邈,他的寿年在人们的考证争论中有101岁、121岁,但在干祖望教授撰著《孙思邈评传》一书中,考证为孙思邈享年141岁,不管哪个年龄是真实的,他都是一个名副其实的...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并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而形成的。道教主张人们养生养心,它的养生之道对人们很有吸引力。下面我们就来看看道教养生中饮食的秘决。 一、饮食之患 超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