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高帅 什么是道胎与 圣胎 下面的一段话,是讲金丹文化的道胎、圣胎秘密的。祖师说:“至若防危虑险,慎于运用抽添,养正持盈,要在守雌抱一,自然复阳生之气,剥阴杀之形。节...
文/陈景展 诸物银钱买的来,惟有智慧买不成。余辈存心常寻访,后来访着一高明。两人穷究其中理,他才与我讲分明。他说智慧静中生,智愚皆有人心定。欲多必然迷智慧,除欲渐觉...
文/ 青丘子 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
文/周雷杰 在兰州青城古镇的碑林中,有一块石碑,上面刻着三列奇怪的“文字”,说是字吧,却至今无人能够辨识;说不是字吧,它又被规整地刻于碑上。难道真的是传说中的无字天...
文/陈云 清代著名内丹家 闵一得 闵一得(1758-1836)是清代著名内丹家,全真龙门派第十一代宗师。他是清代道教龙门派在江浙地区盛传期间,道教著作最为丰厚者;同时,他开宗创派,...
文/ 岐黄医道 生于忧患 姜太公虽然出身贵族,到他出世时家族已经没落,穷困潦倒家徒四壁,虽然如此也不曾改其青云之志。小说《封神榜》对姜子牙的婚姻经历在三个章回中有过连篇...
文/汉众资讯台 宋代《玉音法事》曲线谱(资料图) 《玉音法事》是保存至今最早的一部道教音乐的声乐谱集,大约出现于北宋政和年间(1111-1118)。全书分上、中、下三卷,大约是宋...
文/庋耻斋 昆仑瑞霭隐元皇,金乌凭风欲东翔。 离地得逢火中君,且借宝筏度一场。 错失仙缘 暗悔恨,幸得张良展笑颜 话说高祖命摆驾下山,一行人便离了老子庙往山下行来。一路上...
文/赵国惠 赵玛丽(Marie Audibert,法国) 提要:本文以医易汇通、医道合一之思想为主旨,论述《内经》与易、道之关系及互相影响。具体以易、道演化程序为主线,贯穿、阐释《内经...
文/李信军 道教是以“不争、处下、谦让、柔弱”为教义。值得指出的是,其中的“柔弱”不是“软弱”,更不是“懦弱”。而是主张其行为不能太刚强、太张扬,因为“刚”者易折,...
文/李信军 《易系辞》上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所指“太极”是至高无上的宇宙本原,即太极剖判,产生天地阴阳,再由天地阴阳产生春、夏、秋、...
文/高帅 道家的文化传承与道教的衣钵传人 道家和道教在传承上,是有一定的区别的。在北宋以前,道家文化是以传播大道文化为己任。而道教则以特定形式,在教内不断传递的。这从...
文/陈云 《李泥丸女宗双修宝筏》这部女子丹经,从女性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出发,注重存想和按摩。 存想和按摩 女子以血为本,性阴而喜凉。因而女功之进步,当从调心止念入手,而又...
八段锦,最早见于《道法会元》卷六十九《王侍宸八段锦》,是道教传统养生功法之一。“八段”是指此功法共八节,也就是八个动作。“锦”指其姿势动作柔和优美,也有“集锦”的...
文/高帅 张伯端《悟真篇》的出现,改变了我国自宋以来的丹道文化思潮。《悟真篇》率先用悟真的概念,提出了炼金丹的修真含义。这些思想已经成为道家文化与道教修真之指归,成...
文/吴丹丰 《洗髓功》原是道家内丹功 《易筋经》分二部,一曰"易筋",一曰"洗髓",托名达摩所写。易筋主练强筋壮骨之外功,洗髓主练精气神内功。《洗髓经》总义篇主要讲内...
文/陈景展 五行八字天生就,运筹帷幄行法活。惟有人心多变化,时刻变善又化恶。高人学会玄妙法,只在心上苦琢磨。诸恶淫邪都除尽,独存天理心上搁。外面未改里头换,穷汉做下...
文/庋耻斋 谄君不明罪福因,社稷原比万民轻。 徒慕世外少烦恼,是非根起一本心。 神迹昭显修建圣母宫 却说那老妇人对高祖道:“陛下,请下船,已到了。”高祖闻言向船外走去,...
文/吴丹丰 抑郁症多发于脑力劳动者,贫道在家做管理时亦得过轻微抑郁症,但下面工人工地干活却快乐的很。入道后习武学养生,游山玩水、抚琴书画,乐在其中,则不知抑郁为何了...
文/陈景展 泾阳有个李老人,余辈把他认得真。他交一个解财主,往来也有几十春。供养银子照常送,从来未见用半分。跣足身穿破衣裳,乞食也不强求人。富贵贫贱都试过,才知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