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宗教哲学 >
  • [宗教哲学] 先秦儒家文献中的“性”(2) 2018-01-06

    三、《左传》、《国语》中的“性” 《左传》中性情的“性”字凡九见。虽历代注家注疏多有称其“性”为“生”者,但是,据笔者对具体文本的认真考察,九个“性”字基本上都是性...

  • [宗教哲学] 先秦儒家文献中的“性”(3) 2018-01-06

    [①] 笔者就此向廖名春先生请教时,廖兄称此字当为假借字。 [②] 庞朴著:《郢燕书说》,见《郭店楚简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人文论丛》特辑),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5月版,...

  • [宗教哲学] 形而上学引论 (6) 2018-01-06

    历史地看,形而上学问题与人的相关性,很早已为哲学家们所关注。《易传·文言》曾提出圣人作而万物覩之说,万物覩隐喻着对世界的把握,圣人则是人的最完美的象征,总起来,世界...

  • [宗教哲学] 李大钊易学思想及其早期哲学(4) 2018-01-06

    李大钊还用易之理说明风俗问题。在他看来,哀莫大于心死,痛莫大于群亡。一群人人心死,则其群必亡。而风俗对于合群大众,保群不亡起着重要作用。他说:“群其形也,风俗其神...

  • [宗教哲学] 形而上学引论 (7) 2018-01-06

    从终极的层面看,无总是相对于某种存在形态而言,所谓从有到无或从无到有,往往涉及不同物质形态的转换,绝对的无并不存在。有无之辨作为形而上学的论题固然与本体论相关,但...

  • [宗教哲学] 论批判的终结(1) 2018-01-06

    在德国哲学家眼中,“批判”一词倍受青睐。自从康德用“三大批判”构建起哲学大厦以来,批判就成了哲学家手中的法宝。在黑格尔哲学解体的过程中,“青年黑格尔派”曾使批判滥...

  • [宗教哲学] 天人新论与本体诠释学(1) 2018-01-06

    在中国哲学史和思想史界近期关于“中国哲学的合法性”讨论中,我坚持认为中国古代虽无“哲学”之名,但有“哲学”之实,中国传统哲学即是“天人之学”,亦即以“知人则哲”为...

  • [宗教哲学] 非天道何以人伦(1) 2018-01-06

    1、引言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大事,对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各方面都有广泛影响。五四运动的功绩昭显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中,迷信与专制、旧文化与旧文学都作古了。可是五四运动...

  • [宗教哲学] 天人新论与本体诠释学(2) 2018-01-06

    二、“本体论”的扬弃 本体诠释学的精义不仅是对“本体”概念的诠释,而且更在于对传统“本体论”的扬弃。如果说,对“本体”概念的诠释主要是把ontology与cosmology结合起来,那么...

  • [宗教哲学] 天人新论与本体诠释学(3) 2018-01-06

    三、中国哲学的重建 成中英先生的本体诠释学,其宗旨在于“中国哲学的重建”,亦即实现“中国哲学的现代化和世界化”。为此,成先生提出“现代化需要什么样的哲学”,指出:“...

  • [宗教哲学] 非天道何以人伦(2) 2018-01-06

    蔡元培提出了著名的“以美育代宗教”。他认为宗教起源于初民的智识浅陋,误以为有神;宗教既已成立,它的功能是:解释人类知识上的困惑;抚慰人类情感上良心上的痛苦,给予将...

  • [宗教哲学] 对韩康伯“一阴一阳之谓道”注的理解(1) 2018-01-06

    朱伯崑先生在其所著的《易学哲学史》中对韩康伯的“一阴一阳之谓道”的注解有专门的论述。朱先生认为韩康伯所说的“无”,就易学说,即以“无”为太极。根据就是韩康伯注“易...

  • [宗教哲学] 天人新论与本体诠释学(4) 2018-01-06

    [①] 参见拙文《中国传统哲学是“天人之学”》,载2003年9月23日《光明日报》;《“知人则哲”:中国哲学的特色》,载《哲学动态》2004年第5期。 [②] 成中英主编:《本体与诠释:中...

  • [宗教哲学] 对韩康伯“一阴一阳之谓道”注的理解(2) 2018-01-06

    神也者,变化之极,妙万物而为言,不可以形诘者也,故曰“阴阳不测”。尝试论之曰:原夫两仪之运,万物之动,岂有使之然哉!莫不独化于大虚,歘尔而自造矣。造之非我,理自玄...

  • [宗教哲学] 东西方迥异的"身体"观 2018-01-06

    古希腊,人体艺术的中心是肌肉,他们以对肌肉的精确的解剖学观察为根据,发展出了对人体的写实艺术,这方面古希腊雕塑艺术可以说是范本,我们会看到,后世许多西方艺术家(画...

  • [宗教哲学] 儒家伦理政治与保守政治模式的建构-政治哲学(1) 2018-01-06

    对早期儒家伦理政治建构来说,在一种以保守宗法制的制度安排和价值观众氛围中生活的思想家们,自然具有“先天的”保守倾向。同时,以对夏商周的消逝历史追溯、以对传说时代的神话...

  • [宗教哲学] 试论中国古代道德规范中的“孝及其现实意义(1) 2018-01-06

    在慈、孝、友、恭之中,中国古代思想家尤其重视孝,将其看作为“百行之先”。孝是做儿女的义务,其根本要求是敬,即对父母发自内心地敬爱和依恋,表现于外就是温和、愉悦、恭...

  • [宗教哲学] 试论中国古代道德规范中的“孝及其现实意义(2) 2018-01-06

    (二)“以孝治天下” 《孝经》宣扬孝道的唯一宗旨,是实行“孝治”。“孝治天下”、“孝顺天下”,是贯穿在《孝经》中的一个重要思想。《孝经》说:“昔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

  • [宗教哲学] 儒家伦理政治与保守政治模式的建构-政治哲学(2) 2018-01-06

    孟子在秩序建构的思路上,也走着寻求自然秩序以确立政治秩序的路径。但孟子强化了自然秩序的定位不变性质,认为“父母之不爱我爱,于我何哉”,自然秩序是不可变易的,子辈对父母承当...

  • [宗教哲学] 浅议中国哲学的定位问题(1) 2018-01-06

    西学东渐以来,中国学术始终面临着合法性危机。上个世纪初,留洋的中国学者以胡适和冯友兰为代表,按照西方哲学的概念系统疏理中国的文献典籍,形成了中国哲学史这门学科。然...

  • 首页
  • 上一页
  • 183
  • 184
  • 185
  • 186
  • 187
  • 188
  • 189
  • 190
  • 191
  • 192
  • 193
  • 下一页
  • 末页
  • 4108199
栏目列表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