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学》的编者要求我简短而确定地谈一谈现象学这个年青的哲学流派,谈一谈它的工作和它的目标,这个流派的倡导者们最近在《哲学与现象学研究年鉴》中结成了某种联合,我...
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1]。《中庸》说:“子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何谓中庸?千年来众说纷纭。其中以郑玄、程颐、朱熹之说最为有影响力。《礼...
一般说来,大家往往觉得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讲的都是礼仪道德,有一种教训的性质。但是,真是没有想到,张惠言能够把儒家的义理写出这么美丽的小词来。 张惠言是清代知名的词...
在所有关于孔子的记载中,最吸引人想象力的,莫过于其“厄于陈、蔡之间”的故事。其实,它既不体现孔子建功立业的才能,也没陈述儒家深远高明的义理。相反,只是陷于困境的夫...
《庄子》不是一部书,而是一个世界。但并非打开这本书的人都能进入这个世界。晋人嵇康说“此书讵复须注,徒弃人作乐事耳”,是怕把它做成训诂式的学问。[1]现代学术的毛病,则...
我个人对近代以来西方由施莱尔马赫开创的解释学传统没有作过深入的研究。然而,谁也不能否认中国本土有长久的解经传统。中国的这种解经传统,与西方的解释学有何异同?对中国...
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1]。《中庸》说:“子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何谓中庸?千年来众说纷纭。其中以郑玄、程颐、朱熹之说最为有影响力。《礼...
“读书”与“诠释”是两个相互有别而又有着紧密联系的概念。就两者各自的承担主体而言,读者和释经者是两种不同的角色。读者可以仅止于阅读而已,而不必将读书之所得形诸文字...
一段时期以来,人们通过对明代中晚期思想的深入观察,形成了这样一些观点:认为这是一个充满自由主义、个人主义之精神的时代,盛赞这一时代存在着一股个性解放以及启蒙主义的...
周灵王20年鲁襄公21年己酉(公元前552年) 夏历八月二十七日(阳历9月22日),孔子生 周灵王23年鲁襄公24年壬子(公元前549年) 孔子三岁,父叔梁纥卒 周灵王26年鲁襄公27年甲寅(公元...
在所有关于孔子的记载中,最吸引人想象力的,莫过于其“厄于陈、蔡之间”的故事。其实,它既不体现孔子建功立业的才能,也没陈述儒家深远高明的义理。相反,只是陷于困境的夫...
笛卡尔对西方哲学的贡献主要有两个:一是他主张将追求真理(知识)作为哲学的根本任务,肇启了近代西方哲学的“认识论转向”;二是他系统提出了心身二元论的形而上学观点,成为近...
上博简《孔子诗论》论《邦风》,说《邦风》“其纳物也溥,观人欲焉,大敛材”。其中的“大敛材”,诸家解释各异。马承源先生说: “敛材”见于《周礼·地官·大司徒》:“颁职...
论语在中国历史上被称作“第一书”,理由是多方面的。其中直接的理由有二:该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由私人作者编写而成的“书本”(时间最早)以及该书在中国思想史上具有“最广...
余健文 牟宗三先生说:「『内圣』者,内而在于个人自己,即自觉地作圣贤工夫(作道德实践)以发展完成其德性人格之谓也。『内圣外王』一语虽出于庄子天下篇,然以之表象儒家之...
下经夬传卷五 干下兑上。夬:扬于王庭,孚号有厉。告自邑,不利即戎。利有攸往。夬与剥反者也。剥以柔变刚,至于刚几尽。夬以刚决柔,如剥之消刚。刚陨则君子道消,柔消则小人...
“即身而道在” 尼采宣称:“一切从身体开始”,梅洛-庞蒂提出:“世界的问题,可以始于身体的问题”。这一西方后现代主义“身体哲学”转向不仅是对西方传统的思辩哲学的根本的...
孔子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之一,是中国思想文化的创立者和奠基者。孔子思想包罗万象,博大精深,中国文化发展的所有丰富性特征都可以从孔子那里找到根源。...
下经丰传卷六 离下震上。丰:亨,王假之。大而亨者,王之所至。 [疏]正义曰:「丰,亨」者,「丰」,卦名也,《彖》及《序卦。皆以「大」训「丰」也,然则丰者,多大之名,盈足...
如同孔子对"仁"的态度一样,孔子也十分重视“礼”的功用与作用。孔子之“礼”与“仁”学说共同构成了其人道思想的两条主要脉络,下面我们来谈谈作为孔子思想价值规范的“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