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大学》工夫纲要:“三纲领、八条目” 从思想史的发展,先秦儒家思想,由夏、商的原始宗教精神,至周代的逐步蜕化、发展、建立成为以人的道德理性为中心的雏形。从神意性质...
第七种形象是“丑化”。晚清以来,孔子的形象江河日下,或被严重扭曲,或被无情抨击。太平天国洪秀全率领农民起义,要推翻清王朝的统治阶层,对于所谓“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
3.《大学》“格物”义的可能解释 “八条目”中,“格物”为成的工夫的始点。但《大学》原文释格物章句,本已失传,朱子修订“大学”章句,为使《大学》全书条理清晰,加上“格...
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提出了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以及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
西方的解释学(Hermeneutics)是近十多年来才为我国学术界所重视。在西方,解释学大体上说是从解释《圣经》开始的,它经过了好几个世纪漫长的酝酿过程到德国哲学家兼神学家施莱尔...
不过仔细算起来,中国历史上不少时期还是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折腾”。战乱、天灾以及改朝换代姑且不说;就是所谓的太平年间,也不乏爱折腾的主儿。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一是不...
《老子骑牛图》 《老子》的魅力在于各人会有不同的解读,正如老子论闻道:“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各家解读《老子》似乎也真有不少偏差,甚...
公元前278年秦灭楚国。楚臣屈原在绝望和悲愤之下怀着无法实现的政治理想而自沉汨罗江。传说,当地百姓划船寻找他的遗体,又恐其死后为蛟龙所困,遂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此后,...
“汉学”(sinology,Chinesestudies)意味着对中国的研究,尤其指外国人对中国历史文化的研究。这种研究有各种方向、层次和后果,但都有助于塑成某种中国观,即对于传统的或原本意义上...
他第一个以古典的中国方式尖锐地提出人性的问题——“我值得活着么?” 如果说,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以“活还是不活,这是一个问题”表现了文艺复兴提出的欧洲特点;那么...
在本文中,我首先试图讨论的观点是:存在着超语言的思想--对这种思想而言,我们必须超越语言才可能获得对它的真正理解;所谓超语言,并非是指它与语言无关,而是说语言只能...
在对生死的反思和选择中,他把对生命的眷恋、执着和欢欣,统统凝聚和积淀在这情感中 要驱除掉求活这个极为强大的自然生物本能,要实现与当时丑恶世界作死亡决裂的人性,对一个...
二 黑格尔在《小逻辑》中说:“如果我们试用谓词的方式以表达真理,则我们的心思便不禁感觉到这些名言无法穷尽对象的意义。从这种观点出发,东方的哲人每每称神为多名或无尽名...
我国自古就有一句口头禅,叫做“人生在世”。人怎样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抱着什么态度来面对这个世界?这是人生最大、最根本的问题,也是哲学最根本的问题。 一个人或一个群体抱...
孟子 荀子 本文提要:孟子与荀子同为先秦儒家大师,但其关于人性善与人性恶的观点却截然相反。那么究竟谁的观点代表儒家原则?是孟子对而荀子错,还是荀子对而孟子错,抑或是...
随着科学认识的迅猛发展、哲学认识严重滞后,现代思想界,一方面有不甘心迷糊的思想者,蠢蠢欲动地试图让哲学认识有所突破;另一方面有一些学者希望哲学能够和科学一样齐头并...
引文(摘自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30部必读的国学经典》,作者张成业) 《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取之不尽的思想源泉。譬如,先秦的韩非作《解老》、《喻老》,以老子之“道”作为...
大学原为《五经》中《礼记》四十九篇的第四十二篇。在汉、唐时代未受重视,至唐韩愈在《原道》中引用大学章句“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来引证儒家道统,始被注意。张横渠也曾...
老子哲学的核心“道”有两方面含义:一个是指世界的本原,一是指道德的本原。指世界的本原时,“道”是客观的,是无形的,是对古代哲学“混沌”概念的继承和发展;指道德的本...
众所周知,一些西方人对自己的民主制度深感骄傲。这些人对中国的看法大抵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看法认为,中国是一个典型的极权国家;另一种看法认为,中华民族自始至终都在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