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诸子百家 >
  • [诸子百家] 【周北辰】儒家的贫富观(2) 2018-01-06

    三、为富之道 致富即意味着有更多的财产,占有更多的物质利益,更有条件满足人对于物质生活的需求,能够让自己的愿望更容易实现和达成。由于拥有财富,别人不能做到的你能够做...

  • [诸子百家] 庄子自由意识的审美维度(1) 2018-01-06

    自由是一切人学都涉及到的问题。儒家学派的自由以符合仁义道德为前提,是一种“消极的自由”,某种程度限制了自由,给美留下的空间极小:法家的自由建立在维护某一集团法规的...

  • [诸子百家] 东汉《春秋》学的传授及其特点略论(1) 2018-01-06

    内容摘要:东汉《春秋》三传传授方式各异,《公羊传》的颜、严二家通过博士官学、家族私授和独立研修等方式;《左传》通过家族私授、独立研习;《穀梁传》则无专家之学,传业...

  • [诸子百家] 庄子自由意识的审美维度(2) 2018-01-06

    首先,体道的技术活动使审美创造主体神不外从,摆脱外物的束缚。庄子重视精神自由,他认为,获得心灵的自由除了通过“心斋”、“丧我”外,还要在审美创造实践活动中精神达到...

  • [诸子百家] 关于《老子》德治思想略论(1) 2018-01-06

    《老子》(又名《道德经》)就像老子本人一样,是一本读不完的书。历史上对它的解读不胜枚举,修道之人以其为修身之书,尚武之人以其为兵法之书,而为政之人则以其为治国之书,各...

  • [诸子百家] 孔、孟、荀人性论基础上的伦理学、法学思想研究 2018-01-06

    人所做的一切都是人为的,也是为人;所以,人是一切理论和实践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因此,人性问题就是一个最重要的问题。 一、人性的含义和人的本质的不同说法 (一)人性的...

  • [诸子百家] 关于《老子》德治思想略论(2) 2018-01-06

    1.治大国、烹小鲜,以无事取天下 《老子》认为,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天下之所以不太平,不宁静,就是因为,...

  • [诸子百家] 庄子学术上的浅陋——齐物论 2018-01-06

    《齐物论》是怎么“齐”的呢?是通过“莫得其偶”的方式,不断转换辩论的对象,在和众多的不同观点碰撞之后,最后使你怀疑自己的观点,最后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最终放弃辩论了...

  • [诸子百家] 议《淮南子》的自然整体主义世界观(1) 2018-01-06

    自然中心主义是道家哲学的基本公理,它以自然为中心并从自然的大视角下来考察宇宙、社会和人生,其中的自然指天地万事万物。这个传统渊源于中国远古原始宗教的自然崇拜。道家...

  • [诸子百家] 周末大儒:荀子(1) 2018-01-06

    本文摘自《中国历代大儒》作者:舒大刚/主编 出版:吉林教育出版社 荀子是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集大成者,也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一位大师。后人对荀子争议颇大,有的说他是孔门...

  • [诸子百家] 议《淮南子》的自然整体主义世界观(2) 2018-01-06

    首先,“天”和“地”联系在一起,作为天下万物之母。关于天地的形成,《淮南子·天文训》是这样勾画的:“天地未形,冯冯翼翼,洞洞灟灟,故日太昭”,此后经过“虚霩”、“宇...

  • [诸子百家] 周末大儒:荀子(2) 2018-01-06

    荀子是一个重视实证分析的思想家,为了准确表达他的人性学说,他提出了一系列有关概念,并对此进行了界定。他说: 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性之和所生,粗合感应,不事而自然谓之...

  • [诸子百家] 浅析庄子的美学思想(1) 2018-01-06

    一、自然之美 庄子对美的论述,突出了个体的存在,重视人或物的个性,认为任何事物只要依于天性、率性纯朴便是美的。而要保持天性、本性,主要在于自然无为。为此,庄子提出了“天道...

  • [诸子百家] 周末大儒:荀子(3) 2018-01-06

    强调人性恶的一面是葡子人性论的特点,但荀子人性学说中最有价值的是他“他性起伪”的人性改造论。荀子认为“性也者,吾所不能为也,然而可化也”(《荀子·儒效》),“化”...

  • [诸子百家] 浅析庄子的美学思想(2) 2018-01-06

    二、相对主义美丑观 对自然美的追求,使庄子对世俗所谓的美丑进行重新审视。他认为一般人所说的美丑都是相对的,从而也是应该予以否定的。庄子的这种相对主义美丑观,是他建立在齐...

  • [诸子百家] 周末大儒:荀子(4) 2018-01-06

    荀子所谓“分”,不但指政治上的等级区分,还包括对分配物质财富的“度量分界”。这种“度量分界”完全是一种适应等级制度的分配原则,这就是荀子所说的“制礼义以分之,以养...

  • [诸子百家] 以人物的社会思想研究方法看荀子的哲学社会思想(1) 2018-01-06

    [摘要]所谓人物的社会思想研究方法,以人物为经,其它为纬来研究社会思想的一种方法。荀子是先秦时期最杰出的思想家之一,不仅在儒学史上,而且在中国思想史和中国文化发展史上...

  • [诸子百家] 周末大儒:荀子(5) 2018-01-06

    从此出发,荀子明确提出人类社会的治乱兴废,并不取决于自然界。他说: 治乱天邪?曰:日月星辰瑞历,是禹桀之所同也;禹以治,桀以乱,治乱非天也。时邪?曰:繁启藩长于春夏...

  • [诸子百家] 以人物的社会思想研究方法看荀子的哲学社会思想(2) 2018-01-06

    对于墨子,荀子也提出了很多批评。他对墨子的批评集中在其“非乐”、“节用”,否认礼乐的文饰,抹煞等级的差别等观点上。但是,墨子关于“尚贤”的主张,对荀子有积极影响。...

  • [诸子百家] 周末大儒:荀子(6) 2018-01-06

    鉴于人们在认识上容易陷于表面性和片面性之弊,荀子提出了“虚壹而静”的“解蔽”方法。荀子所谓“虚”,指不以已有的认识妨碍再去接受新的认识;“壹”,指思想专一;“静”...

  • 首页
  • 上一页
  • 73
  • 74
  • 75
  • 76
  • 77
  • 78
  • 79
  • 80
  • 81
  • 82
  • 83
  • 下一页
  • 末页
  • 2124225
栏目列表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