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诸子百家 >
  • [诸子百家] 儒家思想与王道政治(2) 2018-01-06

    蔣 ;我們討論歷史文化的合法性,涉及形式上的要求比較多,可以說相對於其他的合法性,歷史文化的合法性是合法性的形式要件,區別于天道性理的合法性是合法性的實質要件。政權...

  • [诸子百家] 言与道——读《道德经》札记(1) 2018-01-06

    一 《道德经》可以看作是一种特殊形式的诗。在这种诗里回响着事物和它自身的原始关联,它让物象世界处处显示出诗意的光辉。这种诗很难简单纳入我们现在所建立的诗歌分类系统。...

  • [诸子百家] 儒家思想与王道政治(3) 2018-01-06

    張 :就像搜訪靈童一樣,到處去尋找?即使找到了,又如何獲得大家的認同,確定他最具有德行才能和公共精神?我想最重要的是把它制度化,制度化即意味著客觀化,否則能保證都是...

  • [诸子百家] 孔子:黑暗王国的残烛(7) 2018-01-06

    四 因为怕孔子到楚国后说陈蔡诸侯的不是,陈蔡的小政客们便把孔子围在郊野。小政客毕竟是小政客,他们把孔子围住后,却拿不准到底要怎么样。面对一位文化巨人,他们的内心毕竟...

  • [诸子百家] 言与道——读《道德经》札记(2) 2018-01-06

    四 道即是言说,即是言说本身。道在言说中流露。于是,道排除了不可言说之神秘。 一说道便会说道怎样、道如何、道是什么?而一说怎样、如何、什么,所道即非道。道的全部涵义...

  • [诸子百家] 儒家思想与王道政治(4) 2018-01-06

    至於“太學”祭酒及其成員的產生,則可以考慮由通儒院與全國儒林共同推舉30名清議所歸的學、品、行、識兼優的儒家學者組成“儒學家委員會”,再由“儒學家委員會”以無記名投票...

  • [诸子百家] 言与道——读《道德经》札记(3) 2018-01-06

    十四 道往往被当作流行的称号来接受、使用和理解。其实,道并不是流行的称号,甚至不能当作一个单纯的概念性名称。 人类的言说并非道之言说。道之言说是本真的,在人言说之先...

  • [诸子百家] 孔子:黑暗王国的残烛(8) 2018-01-06

    孔子本来是想通过立功来传名后世的,像他终生倾慕的周公一样。但这一点已经毫无疑问地没有可能了。“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君子很惧怕死后没有名声留传啊)于是他便想通...

  • [诸子百家] 孔子:黑暗王国的残烛(9) 2018-01-06

    孔子是儒家文化的集大者,别后世尊为圣人。他的身影遮蔽整个民族漫长的历史,—个民族都—直顺着他的倒影前行两干多年了,我们何时才能走出这漫漫的阴影呢? 六 《尚书》之流传具...

  • [诸子百家] 言与道——读《道德经》札记(4) 2018-01-06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似是作者、注释者、传抄者的集合...

  • [诸子百家] 儒家思想与王道政治(5) 2018-01-06

    張 :這體現了王道政治,同時也尊重了歷史意志,表示了國家對於個人的先在性,以及後人對前人感激的義務。王道政治不是給世界提供強權,而是給世界提一種文明新樣式。避免了入...

  • [诸子百家] 言与道——读《道德经》札记(5) 2018-01-06

    二十六 道之思对自明的东西惊讶不已。 道不可问。因此,在道之思中,无须提出诸如“道是什么?”(What is the Tao)之类的问题。道无从追问。当我们竟然问:道是“什么”之际,此...

  • [诸子百家] 孔子:黑暗王国的残烛(10) 2018-01-06

    《乐记》也还是在谈哲学,谈政治: (音乐)清明象天,广大象地。终始象四时,周还象风雨……乐行而伦清,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 好像不能一味指责孔子把文艺...

  • [诸子百家] 儒家思想与王道政治(6) 2018-01-06

    蔣 :您說的為發展生產在中國的大江大河修大壩一事,如果中國有三院制議會,庶民院提出修大壩議案,通儒院不會同意破壞生態,因為生態是天道的合法性所在;國體院不會同意淹沒...

  • [诸子百家] 儒家思想与王道政治(7) 2018-01-06

    張 :“五四”以來,一代又一代的知識份子全面否定傳統,抨擊既有的文明成果,打倒孔夫子,以牛羊眼看聖人,有時候仔細想一想,他們也真可憐。借用海德格爾評價黑格爾的話,他...

  • [诸子百家] 言与道——读《道德经》札记(6) 2018-01-06

    三十一 对于言做出明晰的、逻辑的、普遍的、统一的规范,即是道。道分化为概念、思维、推理、判断、演绎、归纳、分析、意象……。 道入言道,无非道道。 头头是道。 通过人的个...

  • [诸子百家] 老子的"善治"思想(1) 2018-01-06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老子在《道德经》第九章中由衷地称赞水的美德,认为水是最好的“善”。这种善等同于“上德”,具有最为接近“道”的品质:纯洁明净、甘居幽...

  • [诸子百家] 老子的"善治"思想(2) 2018-01-06

    四、言善信——善守承诺,诚信为本 天地有信,罗列星辰;日月有信,分割昏晓;四季有信,春秋分别。水的信德体现在方方面面:潮汐守信,涛声依旧;风云守信,冬雪春雨;江河守...

  • [诸子百家] 【周北辰】儒家的贫富观(1) 2018-01-06

    周北辰 作者简介:周北辰,名亚林,字北辰,西历一九六五生,祖籍贵州遵义。一九八七年毕业于贵州师范大学中文系,一九九〇年至一九九八年任教于贵州师范大学。一九九六年起,...

  • [诸子百家] 从阴阳学的角度读老子的《道德经》 2018-01-06

    序 老子的《道德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代表作之一,他建立的“道”的哲学体系,对中国人的世界观及思维模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历代对《道德经》的解注,多站在政治上、哲学...

  • 首页
  • 上一页
  • 72
  • 73
  • 74
  • 75
  • 76
  • 77
  • 78
  • 79
  • 80
  • 81
  • 82
  • 下一页
  • 末页
  • 2124225
栏目列表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