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儒学 > 儒学研究 >
  • [其它] 论吴虞"反孔"的是与非 2017-12-09

    吴虞(1872-1949)四川成都人。原名永宽,后改名为虞。曾任中学、中专教员和北京大学、四川大学的教授。他出身于一个封建地主家庭。当康有为、梁启超主张的变法维新思潮传入四...

  • [其它] 儒家身心觀發微 2017-12-09

    韓星 摘要:與身心有關的概念有身、心、心神、心性、情性、心志等,身心的互通機制主要包括感通和气机。儒家身心關係是多維的,重要的有形神合一、身心一如、身心一體兩面、養...

  • [其它] 今古文经学合流原因新探——汉代博士制度与今古文经学合流之渊源 2017-12-09

    汉代的经学发展,经历了今文、古文两派由对立到合流的变化过程。论者多谓因郑玄兼论今古文家法,并以之遍注群经,遂使今文,古文经学沟合为一。其实今古文经学合流的原因是多...

  • [其它] 孟子车非孟子考:思孟关系考实 2017-12-09

    一、汉代文献的两种记载 孟子和子思的关系,堪称中国学术史上的最大公案之一。关于这个问题,汉代文献就有两种记载。第一种记载认为,孟子受业于子思之门人。司马迁《史记孟子...

  • [其它] 过秦与正韩 2017-12-09

    引言 中国的郡县制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一直延续到1911年辛亥革命建立亚洲第一个近代化国家中华民国为止,是世界帝国体系中延续时间最长的社会制度。这个垂二千而弗能改(王...

  • [其它] 宋代理学名儒与四川易学 2017-12-09

    在易学发展史上,宋代是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被称为宋易时期。(注:朱伯崐《易学哲学史》中册第1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所谓宋易,乃是针对汉易而言,是基于宋学与汉学相...

  • [其它] 儒家的人极之学 2017-12-09

    引言 历经五四的打倒孔家店、文化大革命的批林批孔等反传统、反儒学的百年沧桑之后,目前从民间到官方,儒学又悄然复苏,呈现出一阳来复之势。真可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啊...

  • [其它] 林安悟的儒学革命论 2017-12-09

    林安梧是第三代新儒学的重要代表人物。1995年牟宗三逝世,是他学术的分水岭。之前,他的理论中心在于阐释、宣传儒学,其学术活动属于现代新儒学的范畴。牟宗三逝世后,他的理论...

  • [其它] 王阳明及其弟子在湖南的活动情况略考 2017-12-09

    一 王阳明两次路过湖南的情况。 第一次是赴贵州龙场驿,时间为正德三年(1508)早春。 据王氏年谱记载,他在正德元年二月上封事下诏狱,谪龙场驿驿丞正德二年夏,赴谪至钱塘。其...

  • [其它] 论孔子儒学之精华 2017-12-09

    一个民族思想文化的精华,都是历史地、有规律地逐渐积累、形成的。我们中华民族号称礼仪之邦,是世界上最大的文明古国,这是和孔子以及由他创始的儒学分不开的。孔子在我国历...

  • [其它] 章太炎与诸子学 2017-12-09

    一 章太炎较早否定了儒家宗师孔子的至尊地位。认为人事百端,变易未艾,或非或韪,积久渐明,岂可定一尊于先圣?(《章太炎全集》(四)第153页。以下简称《全集》)他认为象康...

  • [其它] 顾炎武与乾嘉学派 2017-12-09

    顾炎武是清代学术的开山之祖。他所倡导的学术话语和学术理念以及他所开创的学术范式和学术方法曾对清代乾嘉学派产生过广泛的震撼,引起了乾嘉学者的普遍共鸣,这是学术界普遍...

  • [其它] 孔子对档案文献利用工作的改进创新及思考 2017-12-09

    孔子所处的春秋时期是礼崩乐坏、社会大变革的时期,与之相应的档案工作呈现出竹帛并行、学术下移、官私并举的局面。置身于这样环境中的孔子,与档案文献结下了不解之缘,并在...

  • [其它] 追溯哲学的源头活水——“中国哲学的合法性”问题再讨论 2017-12-09

    [提要]十年前中国哲学的合法性问题讨论之所以不了了之,是因为不论是提出质疑者、还是为之辩护者,都事先预设了所谓哲学的某种固定标准模式、即哲学之法或迹,而没有触及哲学...

  • [其它] 宋明理学对明、清社会的影响 2017-12-09

    贾顺先 解题:此文是为杨翰卿教授的《宋学在中国近现代的嬗变》一书所写的序。此书1995年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宋明理学,不仅在当时起到了加强思想统治和稳定封建社会秩序的...

  • [其它] 四十年来荀子研究述评 2017-12-09

    荀子是先秦时期最为杰出的思想家之一,不仅在儒学发展史上,而且在中国思想和中国文化发展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四十年来,学术界始终比较关注荀子的研究。据初步统计,到目...

  • [其它] 董仲舒历史哲学初探 2017-12-09

    张秋升 内容提要:从长时段来看,董仲舒的三统说是一种历史循环论,但具体到三代以来的每一统中,其学说又是历史退化论,而且他认为,循环、退化的历史变动中又有不变的道。董...

  • [其它] 道德与理性的悖离——现代文明通向崩溃之路 2017-12-09

    近几年,中国佛教徒经常引用英国历史哲学家汤因比先生这样的话:"能够帮助世人解决二十一世纪的世界问题,唯有中国的孔孟学说与大乘佛法。"这段话出自何处尚需有心人考证一...

  • [其它] 从“良知”到“孔矩”:论阳明后学三教合一观之衍变 2017-12-09

    前言 关于三教融合的思想主张,有学者认为依据明确文献记载可追溯到东汉末年牟融的《理惑论》,而唐代官方举办的讲论活动促进了三教的交融,以至在宋元时期,出现了不少具有代...

  • [其它] 论宋明理学的二重性 2017-12-09

    宋明理学自南宋理宗以后,一直到清代封建王朝崩溃以前,都是我国的官方统治哲学。这种以封建三纲五常为基础的哲学对抑制我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压制中国民主主义思想的发生,维...

  • 首页
  • 上一页
  • 598
  • 599
  • 600
  • 601
  • 602
  • 603
  • 604
  • 605
  • 606
  • 607
  • 608
  • 下一页
  • 末页
  • 69513890
栏目列表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