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 无罣碍名真放下 再无恐怖业障除 远离颠倒生相破 梦想粗细沙惑如 三障消融圆三德 六根互用证六通 会此妙理亲受用 知者易悟昧难途 「无罣碍故...
无苦集灭道 诸苦逼迫各相攻 聚集招感自不同 惟灭可证究竟乐 是道应修悟法空 三转四谛****运 七觉八正意念勤 一旦贯通成圣果 偏真有余乃化城 苦、集、灭、道,这四谛法是声闻人所修...
究竟涅盘。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德无不备诸障蠲 究竟圆寂号涅盘 过去未来及现在 三世诸佛本同源 依此般若波罗蜜 至正等觉无上仙 行人但能勤精进...
中国传统哲学的研究现状足以证明,以主体性概念作为中国传统哲学的主要解释原则,遮蔽了中国传统哲学的丰富性和多样性,缩小了中国哲学的问题域,限制了对哲学本身的开放性理...
[附]《不真空论》今译 一切虚无,没有实体,这是般若深远的神妙宗旨,是万物的最高原则。如果不具有圣人超越的理解,怎能对有和无有深入的体会?因此,圣人以超人的智慧探究无...
与此相应,“我应该做什么”也决不是要人去参照有效的习俗、法律条文或道德观念,去弄清该做什么。因为那样的话仍然有这样的问题:遵照这些行为指南是否明智或有意义,或它们...
《物不迁论》 夫生死交谢,寒暑迭迁,有物流动,人之常情。余则谓之不然。 何者?《放光》云:法无去来,无动转者,寻夫不动之作,岂释动以求静,必求静于诸动。必求静于诸动...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是大神咒难穷测 是大明咒照三千 是无上咒臻觉果 无等等咒至极巅 除一切苦轮回息 真实不...
《神灭论》 问曰:子云神灭,何以知其灭耶? 答曰:神即形也,形即神也。是以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也。 问曰:形者无知之称,神者有知之名。知与无知,即事有异,神之与形,...
琛法师,一般认为“琛”为“深”之误写,即竺法深。[[18]] 法深以刘元真为师,擅长《放光般若》,曾讲《法华》、《大品》,但现存魏晋时期史料中没有发现他的学说。吉藏在这里并...
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现象学也是一种“回归哲学”。海德格尔认定:思想实行的是“返回步伐”,“甚至返回的道路才能够把我们引向前方”。这话在我看来似乎又接近于老子所说的:...
译 文 问:您说精神会消灭,怎样知道它会消灭呢? 答:精神离不开形体,形体离不开精神。因此,形体存在,精神才存在,形体衰亡,精神也就消灭。 问:无知,才叫做形体,有知,...
——在台湾淡江大学的讲演 陶渊明或许真的已经成为“昨夜星辰”。陶渊明连同他的自然主义的哲学精神或许已经真的死去。一线希望在于:现时代的生态灾难与当代人的生存困境将会...
文才在《肇论新疏》中转述了法汰的观点:“非有者,非斥了有;非无者,和无亦无;却则沦于太无尔。”[[22]]此外,净源(1011-1088)在《肇论集解令模钞》中说:“汰尝着书与郗超...
那么,僧肇在《不真空论》中大力批判的“本无者”到底是谁?从以上分析中不难看出,要在现有史料中找到与僧肇所破思想完全一致的“本无”是相当困难的,历代各家对于《不真空...
僧肇的《不真空论》,运用了般若中观既不执有,又不落无,有无双遣的遮诠中道方法,从立处皆真来谈般若毕竟空义,对般若学早期三宗的偏颇进行批判总结。而在批判吸收老庄玄学...
在僧肇所依中观论典中,阐述中道空观最有名的就是《中论》“三是偈”:“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是为假名,亦是中道义。”这就是说要把“非有”(“无”)和“非无”(有...
二、陶渊明的自然哲学 陶渊明的诗颇富哲理,西方哲学家中,只有海德格尔的哲学与陶诗中的哲理相近;海德格尔的哲学颇富诗意,中国诗中较能表达海德格尔哲学的似乎只有陶诗。...
三、陶渊明与当代人的生存困境 如果说陶渊明时代的“樊笼”还是由“木头”制作的,马克斯·韦伯则认为在工业时代“木笼”已变成了“铁笼”,人们对自然、对他人的控制力量越是...
《汉上易传》,又名《汉上易集传》,南宋朱震撰,宋代集象数易学之大成的解经之作。 朱震(1072-1138),荆湖北路荆门军(今湖北荆门)人,字子发,学者称汉上先生,政和进士,宋室南渡后官至中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