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道”不是一个“外学”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无智亦无得”的。因此,当你真正明白“道”,用“道”来规范自己的人生的时候,外表看起来、或者说用世俗的眼光看来,好象你...
王阳明如何“致知”? 但我们为什么会在讲到“致知格物”的时候,牵扯到这些问题呢? 第一,大家要知道,在八九十年前,即将覆亡满清的时期。也是中华民族大革命的前期,由西...
战国时期,齐国在国都临淄稷门外设置学宫,招聘天下贤者来此讲学。于是,“谈说之士期会于稷下”,“不治而议论”,故称为“稷下学”。稷下学自田齐桓公午始兴,中经威、宣、...
此文乃作为最后一篇读书报告,但学生仍谨慎对待,说不上是学术态度严谨,但至少从良心上对得起自己,若浑水摸鱼,则四年之所学将寥寥无几,实属空中楼阁、水中幻月。因此在正...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曾经说过:“就中国人来说,几千年来,比世界任何民族都成功地把几亿民众,从政治、文化上团结起来。他们显示出这种在政治、文化上统一的本领,具有无与伦比...
我们为了探讨《大学》之道,“在明明德”的关键所在“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两句话的内义,已经花了很多时间,先说明“知性”的作用。并且特別提出“能知”与“所知...
摘要:《周易》历来冠为群经之首,为儒家最重要的一部经典,对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和民族心理的形成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周易》包括经、传两部分,汉唐学者认为十翼之传,出...
《易经系传》可旁通 现在,我们只从传统文化中儒家的理念来理解“致知格物”的道理。那么,我们必须要搬出《易经》了!尤其以宋儒理学家程、朱之说来讲,他们认为曾子所著的《...
对于“致知格物”、“物格知至”的研究,现在我们理解它的内涵,并不完全如宋明理学家们的观念,只要格去心中的物欲,就算是“致知格物”的意义。我们已引证到《系传》所谓“...
不过,虽然语言无从解释物自体或说明道是什么,老子《道德经》第一个字既然是道,就当然肯定有道,即有物自体了。因此,老子《道德经》中,有许多地方是肯定有道,且道遍在一...
看万物如何分类 关于心物问题,孔于在《序卦》下篇同样劈头就说: 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
四、印证的方法 印证物自体的基本方法是定慧。老子说: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回到自己)。归根曰静,是谓复命。” “复命”,即回归...
——先秦诸子作为当时的“救市者”,他们提出了什么样的主张,又给我们留下什么遗产呢? 牛年的到来,让我们想起中华民族历史上最牛的时代,这就是春秋战国。中国的春秋战国,...
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和核心,对于我们民族心理、民族性格、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儒家文化博大精深,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今天,我们重...
孔子主张恢复原来的制度,这样的主张肯定行不通。子公司、分公司已经做大做强了,现在让他做小,怎么可能呢?于是墨子出来,提出搞“国企改革”。墨子是主张“国企改革”的。...
什么是道: 客观世界是否存在着能适应万物万事的总法则──它应是介于科学(知道的认识)和宗教(相信的认识)之中的某种"可能的认识"范畴──如果有的话,那就是老子《道德经...
天是董事长,天子是总经理 今年是牛年,但大家知道我们历史上最牛的年代是什么时候吗?春秋战国!孔子、老子、庄子、孟子、墨子、韩非子等,出了非常多的重要思想家。就世界历...
内容提要 儒家文化是中国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要了解中国的历史与现实,构建具有中国 风格的社会主义新文化,就必须对儒家文化的基本精神及现代价值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和 把握...
孔子一生收徒授业周游列国十四年,都忙点啥?可以说只为导人以正,使社会人心向善。 正如《大略》所言;“为贤人以下至庶民也,非为成圣也,然而亦所以成圣也。不学不成。”...
道的三大法则 (一)道的永恒及其运动法则───独立不改,周行不殆,反者道之动 老子的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表示道之质,即化生为万物的原物质。二是表示道之性,即这原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