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天的构成与大一统专制制度 君王聚合民众而为君,因而立国。这意味着君王聚合的民众不是一盘散沙,而是被组织在一套国家制度之下,生活在由制度而形成的一种秩序之中。这一...
龙门石窟石刻艺术 中国美学跳跃着鲜活的生命脉动,是中华文化之神韵。六朝美学,相对于先秦两汉美学,彰显了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士族阶层的人生旨趣与审美精神。从玄境到当下...
《仪礼》在汉代以前一直称《礼》或《礼经》。虽然到郑玄时,仍保有其传承,其官学地位也始终没有改变,但是随着《周礼》和《礼记》的出现,《仪礼》似乎被束之于高阁了。与《...
我们再来谈谈第二个问题,即魏晋风度的表现方式。魏晋风度的表现有这样几种,通过这些方式,而展现出名士的精神气质与贵族风格。我们加以大概地介绍: 饮酒 酒是魏晋风度的典型...
山西发展历程表明:源远流长的晋学在伴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充实,并表现出强有力的人文支撑作用。我们将晋学的特征概括为:一是丰富的自然资源使之成为中华文明核心地区...
“儒学”一词已沿用了两千来年,其合理性是不言而喻的。问题是,当我们今天习惯以这一概念来称谓儒家的学问时,我们似乎并不清楚这一概念之产生与衍变的历史,更不清楚在汉儒...
(三)称引纬书以注《三礼》 两汉时期,伴随着经学的发展,谶纬之学也悄然兴起。尤其是到了东汉,因光武帝刘秀的信奉和提倡,图谶纬候之学成为一代官学的主流。直至东汉末年,...
再比如,三国时魏国名士荀粲(字奉倩)虽然是荀彧之子,但思想和为人却与其父大不相同。荀氏本是东汉末年的世家大族,荀彧是曹操集团中的重要人物,也是东汉末年儒林重镇。其子荀...
三 与“儒学”一词不见于先秦典籍有别,“儒术”一词却屡见于先秦典籍。通过检索,现在我们已知在《荀子·富国》、《墨子·非儒下》、《公孙龙子·迹府》篇中都出现了“儒术”这...
具体到郑玄引用纬书的例证来说,主要还是着重于从礼制、礼仪、礼义及礼法观念等方面对《三礼》加以解释和说明的。这和他称引其它的典籍并没有什么不同。但是在有意无意之间,...
肥沃的土地、丰富的资源、民族大熔炉使得山西成为文化最活跃的地区之一。春秋时期晋国变革先起,首先是政治上的洗礼。晋国率先举起了革除旧礼的大旗,春秋初年的“曲沃代翼”,打...
文学生活 当时的文学活动成为士人生命精神的升华。曹植的《洛神赋》、阮籍的《咏怀诗》、嵇康、郭璞的《游仙诗》、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就是他们追求自由的审美心理的抒托。...
一、思想背景 两汉时期,经学独尊,为朝廷入仕干禄之门,今文经学谶纬之说流行,天人、阴阳、符应等观念大盛,依附政治,而日渐荒诞,深受王充、仲长统、荀悦等人批判;而古文...
(四)其他特点 (1)推重“吉凶宾军嘉”的五礼体系 “五礼”之说,见于《尚书·尧典》(今文《尚书·舜典》)和《尚书·皋陶谟》,前者有云:“同律度量衡,修五礼”,后者有云...
——论魏晋玄学的基本理论特质 一 魏晋玄学是中国哲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对其基本理论特质的探讨构成了中国哲学史研究中的重要内容。早在20世纪30-40年代,著名哲学史家汤...
五 既然在汉儒那里将“儒学”别称为“儒术”是自觉的,那么要问:汉儒为什么在创立“儒学”这个新词后,又使用先秦已有的“儒术”这个旧概念,以至于兼用“儒学”、“儒术”这...
二 从这样的视角来考察魏晋玄学,我认为,正是魏晋玄学不仅实现了中国哲学发展史上从宇宙论向本体论的转变,而且其所凸显的本体也是落脚于人之精神境界,从而构成了境界形上学...
(3)申述礼乐的意义 在《三礼》中,不仅记录着繁复的礼乐程式和制度,还包含有极为丰富的礼乐思想,郑玄在这些方面的诠释和解说颇为详尽,特别注重了对礼乐作为先王之道的功能...
董仲舒的天人之学是一个融汇 了 神灵之天、自然之天、人间伦理纲常等内容的庞大繁复的理论体 系 ,这一理论体 系 的出现对西汉政治文化乃至以后近两千年的整个中国传统社会均产...
宋代理学之宗派,就地域而分论者,以为濂、洛、关、闽四派。濂学的开宗者为周敦颐。洛学的代表则为程颐、程颢兄弟。关派则关中的张载。闽派为侨居建州的朱熹。此外尚有邵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