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子说:“身不善而怨人,不亦反乎!”自己不好却埋怨别人,不是反本求末吗?在这里,“不善而怨人”二字,含意很深。从浅层次理解,是品行不够好却埋怨别人对自己不好的意思...
四、身心修為與人格建構 怎麼進行身心的修為?身心本來一如、究竟合一,而經驗域中則實然有別。以身心轉化為務的“修行”,工夫入手上也有不同:偏于心者強調增進心靈智慧;偏於...
黑格尔 论文摘要:黑格尔法伦理思想的特征是精神与效用的特殊存在,在理论与实践上表现为自我与其对象之间的自我否定。黑格尔通过所有权、契约、不法三个纬度在其思辨逻辑中处...
数术(又作术数)作为知命术,该词盖成于秦汉之际,然其理念之起,则可上溯至春秋时期甚至更早。李零先生认为,“‘数术’一词大概与‘象数’的概念有关”[1]32。如《左传·僖公十...
荀子说:信信,信也;疑疑,亦信也。贵贤,仁也;贱不肖,亦仁也。言而当,知也;默而当,亦知也。 荀子说:“信信,信也;疑疑,亦信也。”这是什么意思呢?相信应该相信的,...
首先,家庭成了“爱”的感觉,被塑成了“善”的化身。在黑格尔那里,由于伦理关系体现为实体性的关系,婚姻实际上是伦理关系,黑格尔也因此把婚姻精确规定为法和伦理意义的爱...
什么是幸福?怎样获得幸福?这是人类亘古不变的追问主题。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科伦理学》中全面系统地提出了自己的幸福观与幸福体系。 一、幸福与幸福的生活 亚里士多德在《尼各...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叟哉?人焉叟哉?”审视一个人的言行,考察他言行的原由、做事的方法途径以及他的经历,考察他的用心与一贯的为人处世的禀性,一...
三、现象的理性解析 《周易·系辞下》云:“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
(一)培养人的德性 由于幸福是通过德性而获得,可见德性在使人获得幸福的过程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亚里士多德认为一个人若不具备德行条件,即使有最多的钱,有最高的荣誉也不...
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孔子说:“能自觉约束自己过失的人,是很少的。”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知道,有时候我们明明知道某件事不对,不应该去做,或者是明明知道错了,但碍于...
作者:萧箑父 一、“早熟儿童”的哲学智慧 “早熟的儿童”(以及“粗野的儿童”、“正常的儿童”),乃马克思揭示人类童年不同类型的用语,可用以说明中国古代文明途径的特殊性...
作者简介:王心竹,女,西历一九七二年生,甘肃武都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本科(一九九四届)、哲学硕士(一九九九届)、哲学博士(二〇〇二届)。现任职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
(二)从秦汉到唐末,第二个螺旋,乃中国哲学的拓展时期。 除西汉经学、魏晋玄学中复杂的思想矛盾之外,这一时期大规模地引进佛教哲学,大大拓展了中国的哲学思辨,完成了第一...
[作者:黄玉顺] [提要]十年前“中国哲学的合法性”问题讨论之所以不了了之,是因为不论是提出质疑者、还是为之辩护者,都事先预设了所谓“哲学”的某种固定标准模式、即哲学之“...
二、以致良知为本体 在阳明那里,“致良知”既可指通过意念上的为善去恶恢复良知本体的工夫,也可指本体与工夫的相即相合,李颙以“致良知”为本体应该说主要是在后一种意义上...
正月上日,受终于文祖。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肆类于上帝,禋于六宗,望于山川,遍于群神。辑五端。既月乃日,觐四岳群牧(,班瑞于群后(。岁二月,东巡守,至于岱宗,柴。望...
其结果是:尽管在实际研究中哲学史和思想史的界线模糊不清、很难截然划分,但在中国现代学科分类体系中,两者却是被明确地分离、对立起来的:哲学史属于哲学门类,而思想史则...
三、以“悔过自新“标宗 由“致良知”出发,李颙提出“悔过自新”之说。这一学说是李颙在三十岁时提出的。以此学说的提出为标志,他深化了先前对经世时务的讲求,转而致力于“...
A.前现代主义的哲学特殊论 按照这种观点,倒是谢无量的《中国哲学史》应该算“中国哲学史”的标准。谢说: 至于哲学史之作,则在述自来哲学变迁之大势,因其世以论其人,掇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