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宗教哲学 >
  • [宗教哲学] 论古代儒家辨析齐法家与三晋法家的意义(2) 2018-01-06

    三、孟子对三晋法家的辨析 对于先秦法家,历史上常见一种笼统的定义,称之为“管商申韩”,或者至少也是将管商并列,如曹魏时代的刘劭所说的:“建法立制,富国强人(兵),是...

  • [宗教哲学] 论古代儒家辨析齐法家与三晋法家的意义(3) 2018-01-06

    儒家的荀子在对法家作总结时曾经说:“慎子有见于后,无见于先。”(《荀子·天论》)这就是批评法家思想之“偏”,偏就是思想的盲点,所以他又批评说“慎子蔽于法而不知贤”(...

  • [宗教哲学] 中国哲学的中观思维(2) 2018-01-06

    继孔子以后,孟子对中观思想的提倡不遗余力。孟子将仁与义并提,“仁,人心也;义,人路也”(《孟子·告子上》),“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孟子·离娄上》),...

  • [宗教哲学] 中国哲学的中观思维(3) 2018-01-06

    有宋一代,儒学思想复兴,是为“理学”。宋代理学兴起的一个重要思想背景,就是消化佛道思想,以重建先秦儒学的主脉。因此,宋明理学的一个极大成就就是引入了佛学的中观思想...

  • [宗教哲学] 儒道互补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培育(1) 2018-01-06

    作者:宋志明 在中华民族精神的传统中,儒学一直处于核心的位置。千百年来,经过儒家传统思想长期培育而形成的民族凝聚力和民族向心力,在中国的历史发展过程起着到不可估量的...

  • [宗教哲学] 儒道互补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培育(2) 2018-01-06

    作为先秦时期的另一重要学派,“道家则以‘自然’为本位,侧重于从‘自然’出发来观照人生、社会和宇宙,强调自然是人生的根本,主张顺应自然,回归自然。”[2]道家创始人老子...

  • [宗教哲学] 中国哲学的中观思维(4) 2018-01-06

    道家对于无的重视更是一目了然。所谓“有生于无”、“无能生有”等,本是道家思想的基本主题。道家不仅强调无胜于有,甚至将有划归为无,如老子强调“无为而无不为”(《老子...

  • [宗教哲学] 孔子的仁礼相成思想及人性观(5) 2018-01-06

    从仁礼相辅相成的关系中推论孔子的人性观乃是一个尝试,结论未必恰当,但研究孔子的人性观,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子贡说:“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

  • [宗教哲学] 牟宗三与儒家的当代境遇 2018-01-06

    在近些年来的当代儒学研究中,人们似乎多言"境界",而很少论及"境遇"。而实际上,儒家思想中那个普遍的道德心性及其所开显出来的形上境界,是要通过具体的、差别性的"境遇"来体...

  • [宗教哲学] 朱熹女教观与现代女性素质教育(3) 2018-01-06

    (四)“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言论之辨析 “五四”以来,对理学的又一批判就是程颐关于“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所谓“名言”,那是批判理学家“以理杀人”的有力佐证。在现代...

  • [宗教哲学] 太极图里的哲学韵味 2018-01-06

    “太极图”是在古今中外有巨大影响的特殊和珍贵的图案,我们除了了解“太极图”的来源之外,更应该探索和了解“太极图”中所蕴含的中国哲学的理念,它不仅代表着浓厚的中国哲...

  • [宗教哲学] 古代武术理论对兵家理论的摄取(1) 2018-01-06

    我国武术与军事武艺同源异流,并且始终交叉地发展着。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军事乃大武术,武术乃小军事。这种亲近的血缘关系,便使它们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对此,还没有人...

  • [宗教哲学] 朱熹女教观与现代女性素质教育(4) 2018-01-06

    (一)现代女性遭遇的尴尬 获得同工同酬权利的现代女性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尴尬:一方面她们要像男子一样参与社会劳动,另一方面她们要担负养育孩子的天然职责。女性要接受社会双...

  • [宗教哲学] “父子相为隐”与亲属间举证(1) 2018-01-06

    【林桂榛】 [摘要]认为孔子“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的主张是现代人徇私枉法、任人唯亲等权力腐败行为的思想根源,这一观点不仅幻想了古代文本与现实不义的逻辑关系与因果关联...

  • [宗教哲学] 古代武术理论对兵家理论的摄取(2) 2018-01-06

    六、掌握主动 掌握主动是任何事情博得成功的关键环节。在战争中,掌握主动尤其显得重要,在很大程度上是取胜的一个保证。由是,孙武揭示:“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牵着敌...

  • [宗教哲学] 论“夷夏之辩”(1) 2018-01-06

    作者简介:周北辰,名亚林,字北辰,西历一九六五生,祖籍贵州遵义。一九八七年毕业于贵州师范大学中文系,一九九〇年至一九九八年任教于贵州师范大学。一九九六年起,师从当...

  • [宗教哲学] “父子相为隐”与亲属间举证(2) 2018-01-06

    (二)何谓“腐败”? 谈“腐败”,就得对这个词有一个基本的界定,1989年版《辞海》释“腐败”为:“腐烂。《汉书·食货志上》:‘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

  • [宗教哲学] 中国的思维范式(1) 2018-01-06

    作者:周非 阴阳五行 第一个轴心时代,古希腊的先贤和中国的诸子百家们都在建立一种认知世界、解释世界的理论体系,所不同的是,西方人采用了一种分类法,中国人采用了一种综合...

  • [宗教哲学] 论“夷夏之辩”(2) 2018-01-06

    中国百年来最大之祸非以夷乱华之祸乃以夷变夏之祸。以夷乱华之祸是亡国天下之祸,以夷变夏之祸是亡文化之祸。亡文化甚于亡国亡天下,百年来国人深受其害而不能自觉。对以夷变...

  • [宗教哲学] 中国的思维范式(2) 2018-01-06

    他们把许多事物都分为五大类: “五色”是指颜色:青、赤、黄、白、黑,同时,又用“五采”指五色丝线。 “五声”是指音乐、音阶:宫、商、角、征、羽。 “五味”是指口味:辛...

  • 首页
  • 上一页
  • 229
  • 230
  • 231
  • 232
  • 233
  • 234
  • 235
  • 236
  • 237
  • 238
  • 239
  • 下一页
  • 末页
  • 4108199
栏目列表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