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1] 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
摘要:怎样将生活儒学的若干关键词语翻译成英文的问题,不仅是翻译问题,而首先是诠释问题,即怎样理解和解释生活儒学的关键概念。这些关键词应这样翻译:“生活儒学”译为“...
哈贝马斯 哈贝马斯是当代德国最负盛名的社会学家、哲学家和思想家,是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最重要的代表人物。哈贝马斯在交往行动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商谈伦理学,指出交往行动实...
在《德性之镜》这本书里,余纪元先生意在亚里士多德和孔子的伦理学彼此为鉴,并从观念架构上对二者作了详细的对比。他把比较设置在共同的人类之善的基础上——亚里士多德的“...
第二,话语原则。话语原则,哈贝马斯又称之为“论证性原则‘D”’,即“一切参与者就他们能够作为一种实践话语者而言,只有这些规范是有效的,它们方能得到所有相关者的赞同”...
二、架构的紧张和比较的困境 在余先生的视阈中,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基于功能论证,也就是功能→实现。人的功能被“界定为理性的人类活动”,其实现是通过活动或实践。但我们不...
2、生活:sheng-huo/shenghuo/life 之所以将“生活儒学”译为LifeConfucianism,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英文“life”并没有相应的形容词形态,我们只能采用名词形态。与此相关的几个形容词,...
摘要:“良知”是否是“呈现”曾是20世纪初叶发生在熊十力与冯友兰间的一桩“公案”。虽然二人对此有不同理解,但均未对自己所持观点展开论述。不过,作为熊十力弟子的牟宗三却...
【摘要】中国目前学界可谓:经学热中无经学,国学热中无国学。真正的国学应有以下五大基本特征:第一,就其性质而论,国学既非西方的“汉学”(sinology),也非原教旨的“经学...
4、活:huo/hydro-acoustics/living 汉语“活”的本义,许慎《说文解字》说:“活:水流声。从水,■声。”■,上氏、下口,古读“郭”,这里表示“活”字的读音。这就是说,“活”本义...
二 基于学术理路的差别,学者往往将陆九渊和王阳明以“陆王”并称,列为心学一派,而将二程与朱熹以“程朱”并称,列为理学一派。“程朱”与“陆王”分别代表着宋明理学“道问...
二、就其方法而论,国学并非学术史(史学)那样的对象化或“客观”化的“科学研究”,而是经典诠释。 现代所谓“学术史”本质上只是一种实证史学、而非国学。梁启超的《中国近...
7、存在者:abeing/beings 无论是形而上存在者,还是形而下存在者,都是存在者。我们有时需要兼称这两种存在者,即称谓一般的存在者。但是,既然我们已经把形而上“存在者”译为大...
10、爱:love 在儒家话语中,“爱”与“仁”有时无区别,有时则是加以区别的,这是中国训诂学中所谓“浑言之”与“析言之”的区分。“浑言”是说两者不加区别,那么,“仁”就是...
三、就其形式而论,国学并非“文史哲”那样的多元的分科研究,而是传统经学那样的一元的统合学术。 胡适在《〈国学季刊〉发刊宣言》中列出了“国学”的一个系统:①民族史;②...
三 在现代,“尊德性”的理路不仅表现为熊十力的“新唯识论”,后来还表现为牟宗三的“道德的形上学”。站在“尊德性”的理路下,牟宗三则坚决反对冯友兰对“良知是呈现”的否...
13、有:you/theBeing(nottheGod) 在中国上古的观念中,如果说“是”指向形而下存在者,那么“有”就指向形而上存在者。老子所说的“万物生于有”、“有名万物之母”(《老子》第四十...
五、就其作用而论,国学作为一种学术,并非现代科学意义上的所谓“学科”,而是一种具有“柔性国家意识形态”性质的理论或学说。 胡适提出:“国学的目的是要做成中国文化史”...
四 围绕着“良知是呈现”所发生的争论虽发生在现代新儒家内部,但它却关联到宋明儒学“道问学”与“尊德性”之学术理路之争。这种学术理路之争不仅相对于宋明时期具有时代意义...
1985年,我第一次回到国内,在北大作演讲,做客座,同时又在当时的中国文化书院做教师。那时93岁高龄的梁漱溟先生跟我们一起,在军事学院、外交学院演讲,礼堂里有1000多人,当时...